[发明专利]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的表面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228.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杰;沈衡;王昊;赵宁;张小莉;徐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9/40 | 分类号: | C08J9/40;C08L23/12;C08L23/06;C08L27/18;C08L27/16;C08L81/06;C08L7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聚合物 微孔 表面 改性 方法 | ||
1.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邻苯二酚类化合物和多胺分子溶解于溶剂中,并调节其pH值至碱性得到改性溶液;
将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浸泡至所述改性溶液中,经反应即实现对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的表面改性;
所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R为H、-CH3、-(CH2)nCOOH、-CHO或OH,n为0~2之间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为邻苯二酚、3,4-二羟基甲苯、3,4-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乙酸、3,4-二羟基苯丙酸、3,4-二羟基苯甲醛或苯三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胺分子为二胺、多乙烯多胺、聚乙烯胺或聚乙烯亚胺;
所述二胺为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苯二胺或赖氨酸;
所述多乙烯多胺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或六乙烯七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溶液中,所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1~5mg/mL;
所述邻苯二酚类化合物与所述多胺分子的质量比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溶液的pH值为8~13;
通过有机碱性物质或无机碱性物质调节pH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
所述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所述水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0~4,但所述有机溶剂的量不为零;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丙酮、正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三醇、N,N’-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为聚丙烯微孔膜、聚乙烯微孔膜、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聚砜微孔膜、聚醚砜微孔膜或聚酰亚胺微孔膜。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的平均孔径为0.1~1μm、孔隙率为20%~85%,膜厚为15~5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60℃,时间为4~24小时。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表面改性方法得到的改性疏水性聚合物微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2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砂轮粘结的紧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热回收家用多联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