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酯化分离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66012.6 | 申请日: | 2013-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强;高建华;张刚强;陈长银;陆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酯化 分离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和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酯化分离塔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化纤行业整体形势严峻,如何提高生产质量和企业效益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熔体直纺过程中的聚酯生产环节原料多且工艺复杂,如何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我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主要切入点。根据化验数据的统计结果,发现车间酯化过程中产生的酯化废水中生产原料之一的乙二醇含量一直处于0.4%以上,与其他车间相比偏高,按目前产量计算,每月酯化水有90吨,则平均浪费乙二醇约13.77吨,因此为了降低成本,降低酯化水中的乙二醇含量是目前主要可攻克的方向,而在控制过程中酯化分离塔塔底乙二醇液位是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可根据酯化分离塔塔底的乙二醇液位来控制乙二醇回流量,因此问题即转化成如何测量酯化分离塔塔底乙二醇液位,现有技术中,在酯化分离塔塔底安装有一个液位计,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较长,液位计常出现故障,不能使用,在线维修存在较大的困难,停车检修又会损失太大,亦不现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液位计故障,仍可监测酯化分离塔塔底乙二醇液位的酯化分离塔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酯化分离塔,它包括塔体、第一液位计和回流管,所述第一液位计安装于塔体,所述回流管设置于塔体下端,它还包括支路管、前保护阀、后保护阀、第二液位计和补偿装置,所述支路管与回流管连接,所述前保护阀、第二液位计和后保护阀依次安装于支路管,所述补偿装置和第二液位计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酯化分离塔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即使第一液位计在生产装置连续运行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已经损坏或出现故障,无法使用,也不需要在线维修或停车检修,可采用备用的第二液位计进行液位取样,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以此来控制酯化分离塔塔底的乙二醇的液位和乙二醇的回流量,进而减少酯化废水中乙二醇的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作为优选,所述补偿装置包括橡胶管和容器瓶,所述容器瓶倒置设置,所述橡胶管一端与容器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液位计连接,所述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存在液位差,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设置补偿装置,对第二液位计进行液位补偿,使测试数据更反应真实性。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容器瓶瓶底设置有用于补偿的补料口,随着时间延长,补偿装置里的乙二醇会减少,为了保持补偿装置里乙二醇液位与原液位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设置有补料口便于定期补偿乙二醇。
作为又一优选,所述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为相同的型号和尺寸,数据更准确,更真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这样一种酯化分离塔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造塔体和回流管;(2)安装第一液位计;(3)在回流管上开孔,在孔对应处焊接一支路管;(4)在支路管上安装前保护阀和后保护阀;(5)关闭前保护阀和后保护阀,在前保护阀和后保护阀之间用气割的方式割一安装接口,对接口进行冷却和清理打磨;(6)将第二液位计安装于步骤5中的安装接口,利用电焊对安装接口进行密封;(7)用补偿装置对第二液位计作乙二醇补偿,使补偿装置中的乙二醇液位和第一液位计的乙二醇液位持平;(8)开启前保护阀,使塔底乙二醇进入第二液位计,开始测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的酯化分离塔的制造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制造的酯化分离塔对塔底乙二醇的检测数据准确真实。
作为优选,在步骤6后还包括测漏步骤,对步骤6后的安装接口进行测漏,如果泄漏,则重复步骤6,如果不泄漏,则进行步骤7,避免泄漏造成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更保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酯化分离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塔体,2、第一液位计,3、回流管,4、支路管,5、前保护阀,6、后保护阀,7、第二液位计,8、橡胶管,9、容器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