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鳗鱼隐色孔雀石绿排除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5384.7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3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叶大铿;叶成河;招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大铿;叶成河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鳗鱼 孔雀石 排除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方法,特别是鳗鱼隐色孔雀石绿排除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孔雀石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因其颜色与天然的孔雀石的颜色相似而得名。
自从1933年发现孔雀石绿具有抗菌、杀虫等药效以来,许多国家广泛用以灭杀水产品寄生虫、霉菌等。
在鱼体细胞内在还原酶催化下,孔雀石绿被还原为隐色孔雀石绿且鳗鱼体内的隐色孔雀石绿无法排除,为鳗鱼终生残留物。
隐色孔雀石绿容易脱甲基而成相似于联苯胺的结构,而联苯胺是第一致癌物,其结构很容易取代DNA中的碱基进行配对,引起DNA基因转录突变。这就是孔雀石绿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原因,人类吃了带隐色孔雀石绿的水产品危害极大。
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发布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但由于还没有低价而有效的代替品。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运输与贩卖过程中屡禁不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在鱼体细胞内80%为水,即以水为介质。孔雀石绿带正电,为水溶性,容易被水带入细胞内。但在细胞内还原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不带电的中性无色的孔雀石绿,或称隐色孔雀石绿。而隐色孔雀石绿不再溶于水,故无法被水带出细胞外,即无法清除。如要清除,唯有将隐色孔雀石绿氧化成孔雀石绿。在水的缔合包裹下,才能排出细胞外,并推出体外。
孔雀石绿在还原酶催化下被还原为隐色孔雀石绿:
隐色孔雀石绿容易脱甲基而成相似于联苯胺的结构:
众所周知,联苯胺是第一致癌物质,其结构如下:
又因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直径只为2纳米,只有小分子团水(0.5——0.8纳米)才能通过细胞膜离子通道。
同时,小分子团水带着活性氧进入细胞内,才可将隐色孔雀石绿氧化回孔雀石绿,并排出细胞外,排出体外。
鳗鱼隐色孔雀石绿排除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态养鱼池直径2—10米,水深1.5米,水为4.7—25立方米,放鱼500—2500斤,在20—30摄氏度的环境下放养;
2)养鱼时间为10天,不投喂任何饲料和药物,10天后鳗鱼瘦身10%,即450—2250斤鲜活鳗鱼;
3)将小分子团水与空气混合通入水池中;
4)设定通水加气时间为0.5个小时,另外1.5个小时缓慢通入普通水,保持水池内的水慢慢流动;
5)通水加气与缓慢通水,依此交替进行,24小时自动运作,养鱼时间再持续8—12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通入的小分子团水为0.5—0.8纳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小分子团水带着活性氧进入细胞内,将隐色孔雀石绿氧化回孔雀石绿排除体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小分子团水进水管与增氧管相并,使水氧相溶在一起进入到生态养殖池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高含活性氧的小分子团水进入细胞内,将隐色孔雀石绿氧化为孔雀石绿,带出细胞外,排出体外,使鳗鱼达到出口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鳗鱼隐色孔雀石绿排除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态养鱼池直径2—10米,水深1.5米,水为4.7—25立方米,放鱼500—2500斤,在20—30摄氏度的环境下放养;
2)养鱼时间为10天,不投喂任何饲料和药物,10天后鳗鱼瘦身10%,即450—2250斤鲜活鳗鱼;
3)将小分子团水与空气混合通入水池中;
4)设定通水加气时间为0.5个小时,另外1.5个小时缓慢通入普通水,保持水池内的水慢慢流动;
5)通水加气与缓慢通水,依此交替进行,24小时自动运作,养鱼时间再持续8—12天。
通入的小分子团水为0.5—0.8纳米。
小分子团水带着活性氧进入细胞内,将隐色孔雀石绿氧化回孔雀石绿排除体外。
小分子团水进水管与增氧管相并,使水氧相溶在一起进入到生态养殖池内。
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大铿;叶成河,未经叶大铿;叶成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5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