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分区的液压油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565372.4 | 申请日: | 2013-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洁 |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分区 液压 油箱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用功能分区的液压油箱。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压传动在各类机械设装备已大量应用。
在各类使用液压传动的机械设装备中,液压油箱是其必备的部件之一。液压油箱的功能是储存、回收、冷却和交换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沉淀和收存油液中的杂质。功能是否正常发挥对主机的工作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发明是基于:
1.现有技术中,从设计上就没有对液压油箱的上述功能从其结构上设置对应的功能区。
2.现有技术中,由于液压油箱内无功能分区,油箱内的油液在主机液压系统运行时,从回油口到吸油口流态紊乱,各种紊流、踹流、扰流杂乱混合,使得油分子之间加大了摩擦、撕裂,导致油液出现早期老化;剧烈的摩擦导致油液发热;发热导致氧化,使得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粘度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油液变质,产生氧化物和酸性物质,腐蚀油箱、管道和各类液压元件,产生杂质,磨损和堵塞液压元件中的小孔或缝隙,产生故障,使主机不能正常工作。
3.油箱内油液的高速扰动,会使油液中的各类杂质无法沉淀,并扰起在主机停机时已沉淀的杂质再次进入系统循环,加速液压元件运动表面的磨损、拉伤,损坏密封件的密封面,造成恶性循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的,能有效发挥液压油箱应有功能的液压油箱。
这种带功能分区的液压油箱的结构,由箱体1、吸油管2、交换吸油区隔板3、冷却净化区隔板4、回油管5、消紊吸能隔筛6、稳流沉淀隔筛板7、沉淀反扰筛板8和导流板9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由交换吸油区隔板3、冷却净化区隔板4将箱体1分隔成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其中由交换吸油区隔板3和箱体1组成交换吸油区,由交换吸油区隔板3和冷却净化区隔板4与箱体1组成冷却净化区;由冷却净化区隔板4和箱体1组成回油消紊沉淀区,在回油消紊沉淀区设置了消紊吸能隔筛6;在冷却净化区设置了导流板9;在三个区域的底部都设置了沉淀反扰隔筛板8。其工作原理是:当液压系统的回油进入消紊沉淀区后,由于消紊吸能隔筛6的作用使油液的动能降低并以束流流过消紊吸能隔筛6,在稳流沉淀隔筛板7的作用下进一步减速,其中较粗的杂质颗粒经由沉淀反扰筛板8沉入箱底。油液从冷却净化区隔板4上中上部位的小孔在导流板9的引导下进入冷却净化区的中下部,与原有油液混合冷却和进一步沉淀净化,再经由交换吸油区隔板3上部的槽形孔进入交换吸油区,与原有油液交换混合后由油箱的中部吸入油泵。
本发明通过将油箱内的容积分隔成合理的不同功能区,使液压油箱的应有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种种弊端,确保为主机液压系统供给和储存并净化工作介质。进一步,可在各个功能区内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数量的消紊吸能隔筛6和导流板9.
进一步可在油箱上设置各种辅助装置和检修设施。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当液压系统的回油进入消紊沉淀区后,由于消紊吸能隔筛6的作用使油液的动能迅速降低,并以束流流过消紊吸能隔筛6,在稳流沉淀隔筛板7的作用下进一步减速,其中较粗的杂质颗粒经由沉淀反扰筛板8沉入箱底。油液流经冷却净化区隔板4上中上部位的小孔在导流板9的引导下进入冷却净化区的下部,与原有油液混合冷却和进一步沉淀净化,再经由交换吸油区隔板3上部的槽形孔进入交换吸油区,与原有油液交换混合后由油箱的中部吸入油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洁,未经杨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53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