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节能三维榫卯网固整体浇筑房屋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4190.5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瑞金;吴雅颐;付文军;郭传杰;李殿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瑞成信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1/16;E04B2/40;E04B5/02;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节能 三维 榫卯网固 整体 浇筑 房屋结构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结构体系,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三维榫卯网固整体浇筑方法构成的抗震节能房屋结构体系,以及建造该房屋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全国每年约有17亿平方米以上的基本建设量,其中住宅建设量至少在10亿平方米以上,并以10%/年的速度增长。2004年底,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绝大部分城镇建筑完全取缔黏土实心砖,在淘汰年生产能力500多亿块黏土实心砖的背景下,需要有新型建筑材料替代。
在原料方面,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积存量和年排放量十分巨大,目前这类废料都以自然堆积法存储于人工库中,这些废料不仅要侵占大量土地,污染着周边地区的环境,而且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废料处理资金,已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我国目前有几千家中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和火力发电企业,每年有上亿吨的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矿渣、炉渣、矸石等急需转化处理,利用工业废渣,努力消化或者转化工业废料在我国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目前全球正处在地震灾害频发期,全世界都在低炭减排,现有传统的技术中房屋建造的主体结构一般是由柱、梁、板组成的结构体系,梁、板、柱可以采用预制整浇或现浇两种建造方式。全现浇施工工艺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其笨重、耗材多、木模板,钢模板消耗量大、用工量大的粗放型问题日益突出,另外新抗震规范的修订也使其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传统预制整浇结构的构件施工复杂,且用钢量很大,整体性差。
传统的预制结构中预制梁重量比较大,运输不方便,并且在施工现场安装预制梁又比较复杂。传统墙体的安装,工人安装消耗体力大,安装完成后还需要震捣,抹平,养护凝固,才可以继续施工。由于整个建筑都是采用水泥材料,自重大,抗震效果差。
施工过程占用场地,不适于狭小场地建筑,尤其是多层建筑,在施工过程需要重型机械,产生噪音,扰民,上述施工方法不能够满足各种房屋建造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传统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性能好、保温隔音性能好,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制造成本低的一种新型抗震节能榫卯网固结构房建体系及施工安装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节能三维榫卯网固整体浇筑房屋结构,该房屋结构是剪力墙、立柱、底部圈梁、顶端圈梁和楼板构筑而成的整体浇筑房屋,
所述剪力墙1由榫卯砖4组合安装形成,榫卯砖4的榫卯槽结构使剪力墙有墙体横筋21和墙体竖筋8支撑,所述墙体横筋21和墙体竖筋8绑扎连接,并通过浇筑轻质混凝土浆形成网固剪力墙;
所述顶端圈梁5和底部圈梁3由免拆卸的圈梁模板22和圈梁钢筋笼构成;
所述立柱2由免拆卸的立柱模板18和立柱钢筋笼7构成;
所述楼板6使用本预制板拼装,其拼接处形成楼板通长卧槽16,所述楼板通长卧槽16内设置楼板钢筋笼17;
其中,立柱2的钢筋笼7和墙体竖筋8埋设于底部圈梁3内,与地下基础生根连接,并分别与顶端圈梁5和底部圈梁3的钢筋笼绑扎连接;墙体横筋21与立柱2的钢筋笼绑扎连接;所述楼板钢筋笼17与顶端圈梁5的钢筋绑扎连接;浇筑混凝土浆后,剪力墙1、立柱2、底部圈梁3、顶端圈梁5和楼板6形成整体的房屋结构。
所述榫卯砖4墙体横筋21和墙体竖筋8的叠合部位绑扎一根长240mm的连接筋20,所述连接筋20一端探出外墙30mm。
所述榫卯砖4的尺寸为长500mm×宽240mm×高250mm的轻质保温材料制造;所述榫卯砖4具有三排空气仓9,长度为120mm,宽度40mm,深度为220mm,所述空气仓9没有贯通榫卯砖4;其表面有半径7mm的贯通半圆槽11,沿所述空气仓9的周边布置;
所述榫卯砖4两个侧面和背面各设有两个半径20mm贯通的侧面榫卯槽10和底面榫卯槽12,所述墙体横筋21设置在底面榫卯槽12形成的通孔内,墙体竖筋8设置在侧面榫卯槽10形成的通孔内。
所述楼板6为具有纵向贯通孔的预制的楼板,侧面设计为半弧形,底宽500mm,高150mm,上宽380mm,长度根据房间宽度而定;所述楼板6底部具有预埋楼板横筋13和楼板预埋直筋14,其中楼板预埋直筋14伸出楼板6外;两块楼板并排拼合后形成的所述通长开口卧槽16宽120mm高120mm,在所述通长开口卧槽16上铺设宽160mm高220mm的所述楼板钢筋笼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瑞成信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瑞成信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4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