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冷冻鱼肉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3812.2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惠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冷冻 鱼肉 品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品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准确检测冷冻鱼肉是否腐败的便携式冷冻鱼肉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鱼肉具有营养丰富且口感好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在鱼肉的冷冻储存过程中,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鱼肉容易受到污染而变质。随着微生物的增殖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鱼肉的新鲜度随之降低。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细菌和酶利用,产生氨、硫化氨、醛酸、醛、酮、乙基硫醇、醇以及羧酸的酸性气体。代谢产物中的醛、酮、酯和其它低分子化合物使鱼肉产生异味。
人们通常通过感官对食品的品质进行判断,而这种判断常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评价分析结果往往会随着年龄、经验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即便同一个人也会由于身体状况、情绪变化而得出不同结果。况且嗅觉鉴别是一个挥发物质吸入过程,长期实验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某些不良气味会令品评人员特别敏感而使结果有误;另外,感官评价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有品评经验的人员组成品评小组,过程较为繁琐,评价结果往往不具有重复性。
而鱼肉是一种食品原料,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对冷冻鱼肉的品质进行检测。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769889A,授权公告日2010年7月7日,公开了一种农产品品质检测的电子鼻系统,包括一主要完成对低浓度气味收集的气体富集模块,一主要把气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气室气路模块及传感器阵列,一主要对传感器阵列输出信号进行滤波、模数转换、特征提取的传感器调理电路与数据预处理模块,一对信号进行识别和判断、且带有数据存储的嵌入式系统,一显示与结果输出模块;所述的气体富集模块由装填有吸附剂的吸附管、电热丝和温控装置构成。该发明具有功能单一,检测时间长,不适合家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的价格昂贵、体积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准确检测冷冻鱼肉是否腐败的便携式冷冻鱼肉品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冷冻鱼肉品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探头、与检测探头相连接的微型气泵和气室、运算放大器、数据采集卡、存储器、微处理器、显示屏、气泵流速调接开关和若干个控制按钮;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卡、显示屏、存储器、气泵和各个控制按钮电连接;检测探头的自由端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内侧的进气口内设有过滤垫;所述气室内设有若干个气体敏感膜,各个气体敏感膜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气泵流速调接开关用于调节气流的流速,分为强、中、弱3档,分别对应流速的大、中、小。可以在检测过程中用于控制气流的流速。过滤网用于防止尺寸较大的杂质进入检测探头,过滤垫用于防止尺寸较小的杂质进入检测探头。
测量过程中,测量者一只手握住检测探头,将进气口靠近被检测鱼肉,另外一只手在控制按钮上进行选择操作,检测装置开始测量。微处理器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当判断得出鱼肉已经腐败,则微处理器控制触摸屏显示该种肉类腐败的报警信息。
本发明的冷冻鱼肉品质检测装置经济性好、体积小、便于携带、检测简单、快速、适合家庭使用,可为提高食品材料的安全性提供可靠保证。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敏感膜为8个,分别为用于检测硫化物的第一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氢气的第二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氨气的第三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酒精、甲苯、二甲苯的第四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碳氢组分气体的第五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甲烷和丙烷的第六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氮氧化物的第七气体敏感膜,用于检测丁烷的第八气体敏感膜。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敏感膜呈长度为12至15.5毫米的两端开口中空纺锤体状,所述气室中设有长方形绝缘电路板上,各个气体敏感膜等间隔焊接在绝缘电路板上,气体敏感膜中部直径为3.3毫米至3.6毫米,气体敏感膜两端直径均为1.5至1.7毫米,气体敏感膜的厚度为1毫米至1.3毫米;气体敏感膜的空腔内设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两端分别通过加热引脚与电源电连接,气体敏感膜上设有两个检测引脚和与绝缘电路板相连接的两个固定引脚,两个检测引脚分别与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