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63344.9 | 申请日: | 2013-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孙枫;于春阳;兰海钰;周广涛;张丽丽;史宏洋;赵博;白红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捷联惯导 系统 在线 标定 观测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惯性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单轴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技术是在惯导系统与舰船不分离的情况下,根据舰船的机动特性和单轴旋转机构的旋转特性进行误差激励,从而利用滤波算法进行惯性器件参数误差的标定。利用滤波算法对惯性器件参数误差进行估计时,惯性器件参数误差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决定了其收敛速度和估计精度,只有采取措施提高惯性器件参数误差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才能进一步提高标定的精度。
因此,在线标定技术中必须对惯性器件参数误差的可观测性问题进行研究,以便事前知道可估计的参数误差、不可估计的参数误差以及可估计的参数误差的估计程度,即参数误差的可观测性和可观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对惯性器件参数误差进行估计存在的可观测参数误差的可观测性低、惯性器件参数误差不可观测及惯性器件参数误差的收敛速度和估计精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的可观测性分析方法,该舰载单轴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可观测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单轴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模型,捷联惯导系统中速度误差方程为:
其中,δV=[δVE δVN]T为水平速度误差,V=[Ve VN]T为导航解算的速度,为地球自转角速率在导航系的取值,为导航系相对于地球系的转动角速率在导航系的取值,和为的计算误差,为舰船系到导航系的转换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附件选择文本预测结果
- 下一篇: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