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避障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3216.4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凯;翁理国;夏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西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6N3/12;G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种群 多样性 自适应 多目标 机器人 算法 | ||
1.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避障算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对环境进行建模,种群初始化,并判断种群个体与障碍物之间的关系;
步骤二: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步骤三: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路径平滑处理,最后得到该地图中机器人行走的最优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避障算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对环境进行建模,种群初始化,并判断种群个体与障碍物之间的关系:
(1)环境建模:多边形表示障碍物,点表示机器人,确定机器人的起始点与终止点;
(2)种群初始化:将起点和终点做一条直线连线,将该直线看成是新的横坐标轴XX,做垂直于XX的新的纵坐标轴YY,将该直线若干等分,下面就可以在每条等分线上分别随机取一点,形成初始种群个体;
(3)判断种群个体是否在障碍物内:
若在障碍物内或在边缘上,则删除该点,并重新生成初始点,否则保留该点;随机点与障碍物的关系采用射线法进行判别;
(4)判断机器人路径是否与障碍物相交:
首先取第一个障碍物的第一条边和随机点结构的第一条边,根据线段所在边的直线方程来计算折线与障碍物边是否相交;循环操作,计算出每条折线与每个障碍物的每条边的交点,判定交点是否在障碍物边所在线段的范围,若某路径段与障碍物的某条边相交,采用重新生成第二个路径点的方式重新初始化该点,一直到所有路径与障碍物均不相交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避障算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
(1)计算种群个体的适应度,并进行环境选择,如果外部存档集的规模超过约定值,利用修剪过程降低其大小,如果大小比约定值小,则从种群个体中选取支配个体填满之;
(2)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若满足,则返回结果并结束,否则继续;
(3)对种群进行锦标赛选择;
(4)计算种群多样性指数;
其中种群多样性指数H定义如下:
其中,n表示物种数目,表示种群内第个物种占总数的比例。为了定量的分析种群多样性,我们定义数值为物种聚集距离,如果若干个体之间的聚集距离均小于,那么它们之间存在着足够高的的相似度,这些个体构成一个物种;
(5)按照自适应调整公式对交叉变异概率进行调整:
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交叉变异概率调整公式如下:
在上述公式中,分别表示事先设定的交叉、变异概率的上限下限,H代表种群多样性指数;
(6)根据得到的交叉变异概率对种群个体进行交叉变异操作,转到步骤(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种群多样性的自适应多目标机器人避障算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对所得的结果进行路径平滑处理并且输出结果:
在算法结束后,对所得到的机器人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具体方法运用计算几何的方法求解两条线段之间夹角的情况;如果是钝角的话不做特殊处理,如果是锐角或者是直角的话,也就是说机器人在拐弯时的角度过大,因此就需要修改路径,需要将夹角为锐角或直角的两条相邻的边上增加结点,经过平滑处理后,最后得到该地图中机器人行走的最优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西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西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2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调节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检测臭氧量和吸收臭氧的激光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