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3096.8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沿宗;李建华;邹翀;刘洪震;李达;蒋永强;吴元金;彭桂彬;高山;李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钢拱架间 纵向 稳定性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挖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拱架的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增强隧道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软岩大变形在目前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大技术难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去控制软岩大变形,就要求初期支护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增强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钢拱架间的纵向稳定性,一般均需进行纵向连接,而传统的纵向连接方法采用纵向多条水平的钢筋进行连接钢拱架,这种连接方法的缺点是纵向平行的钢筋与钢拱架间形成的四边形结构不稳定,不利于控制软岩大变形,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每两根钢拱架之间设置三角形结构的连接钢筋,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连接方法中钢拱架间纵向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钢拱架间的纵向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拱架连接方法为在钢拱架架设完成后,在每两个钢拱架之间间隔设置复数根水平连接钢筋,进一步在每相邻两根水平连接钢筋之间设置一根倾斜连接钢筋,并使水平连接钢筋和倾斜连接钢筋与钢拱架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的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水平连接钢筋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拱架的翼缘连接,焊接长度与钢拱架的翼缘宽度平齐。
所述的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倾斜连接钢筋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拱架的翼缘连接,焊接长度与钢拱架的翼缘宽度平齐。
所述的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水平连接钢筋与倾斜连接钢筋的直径为20~100mm。
所述的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两水平连接钢筋之间的间距和水平连接钢筋的长度均等于两钢拱架之间的间距,倾斜连接钢筋的长度为水平连接钢筋长度的 倍。
所述的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倾斜连接钢筋与水平连接钢筋的夹角为45°。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每两根钢拱架之间设置三角形结构的连接钢筋,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连接方法中钢拱架间纵向不稳定的问题,保证了钢拱架间的纵向稳定性,有利于控制软岩大变形,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特别适合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同样也适用于地下工程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钢拱架;2、水平连接钢筋;3、倾斜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增强钢拱架间纵向稳定性的拱架连接方法,所述拱架连接方法为在钢拱架1架设完成后,在每两个钢拱架1之间间隔设置复数根水平连接钢筋2,所述两水平连接钢筋2之间的间距和水平连接钢筋2的长度均等于两钢拱架1之间的间距,所述水平连接钢筋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拱架1的翼缘连接,焊接长度与钢拱架1的翼缘宽度平齐,进一步在每相邻两根水平连接钢筋2之间设置一根倾斜连接钢筋3,倾斜连接钢筋3的长度为水平连接钢筋2长度的倍,所述倾斜连接钢筋3通过焊接的方式与钢拱架1的翼缘连接,焊接长度与钢拱架1的翼缘宽度平齐,所述倾斜连接钢筋3与水平连接钢筋2的夹角为45°,并使水平连接钢筋2和倾斜连接钢筋3与钢拱架1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水平连接钢筋2与倾斜连接钢筋3的直径为20~100mm。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钢拱架1架设完成后,先沿着钢拱架1环向1.0m的间距纵向焊接多根长1.0 m的水平连接钢筋2,再在相邻两根纵向水平连接钢筋2之间焊接一条长1.414m倾斜连接钢筋3,且与水平连接钢筋2的夹角为45°,使水平连接钢筋2和倾斜连接钢筋3与钢拱架1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水平连接钢筋2和倾斜连接钢筋3直径均为25mm,各钢筋端头焊接在钢拱架1翼缘上,焊接长度与钢拱架1翼缘宽度平齐。
本发明不仅适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同样适用于煤炭和石油的开采领域。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是,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3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缝纫机用光电感应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焦炉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