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1632.0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3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原思国;代立波;崔兰;周冬菊;许华丽;张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弱碱 离子交换 纤维 处理 六价铬 废水 方法 | ||
1.一种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六价铬废水的预处理:将六价铬废水经过预处理,除去废水中的阳离子或不溶性杂质,得到预处理的六价铬废水;
b、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预处理:将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装入离子交换柱,然后采用盐酸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将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即OH-型离子交换纤维转为C1-型离子交换纤维,当检测出水溶液的pH值<4时,OH-型离子交换纤维转化为C1-型离子交换纤维,得到处理后的装有离子交换纤维的离子交换柱,待用;
c、将步骤b得到的2~4个处理后装有离子交换纤维的离子交换柱串联组成离子交换系统:
d、将步骤a预处理后的六价铬废水通入步骤c组成的离子交换系统,六价铬废水依次通入各个串联的离子交换柱,通过离子交换柱内离子交换纤维对六价铬的吸附,降低出水中六价铬的浓度;经检测,当出水溶液中六价铬的浓度小于0.5mg/L时,可将出水直接排放,当出水溶液中六价铬的浓度大于0.5mg/L时,出水进入下一个离子交换柱进行吸附,直至出水溶液中六价铬的浓度小于0.5mg/L排出;
e、解吸再生:当某个离子交换柱吸附饱和后,将其与其它离子交换柱断开,原来离子交换柱往前依次排序;将断开的吸附饱和的离子交换柱进行解吸再生,解吸再生后重新用于离子交换系统中;
f、当离子交换系统为多个交换柱串联时,洗脱再生后的离子交换柱变为最后一个离子交换柱,原来的离子交换柱往前依次排列;返回步骤d,系统循环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六价铬废水经过预处理,其预处理方法为:将六价铬废水通入阳离子交换柱进行预处理,去除阳离子及不溶性杂质;或者将六价铬废水经过沙滤进行预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是按照专利号95116025.7的专利方法制备的酸性气体吸附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将弱碱性离子交换纤维装入离子交换柱,装柱后离子交换纤维的高度占柱高度的1/4~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采用盐酸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即采用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溶液以0.5~5mL/(min.g)流速通过离子交换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六价铬废水依次通入各个串联的离子交换柱,六价铬废水依次通入各个串联的离子交换柱时,其流速为1~10mL/(min.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弱碱离子交换纤维处理六价铬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当某个离子交换柱吸附饱和后,离子交换柱吸附饱和时,其进水溶液的浓度和出水溶液的浓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16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囱外筒壁整体加固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锥形半干法反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