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方法、充电发射面板和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58152.9 | 申请日: | 2013-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8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H01M10/44;H01F3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金海荣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无线 充电 方法 发射 面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方法,包括步骤:充电发射面板监测待充电的移动终端;根据该移动终端的位置,确定充电发射面板上与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激活确定的与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将该发射线圈与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为移动终端充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充电发射面板和无线充电装置。采用内凹的弧面结构设置的充电发射面板,可以实现手持移动终端为其充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充电的便捷性,并且由于手持移动终端可以提高电容屏对手指的触控灵敏度,因而提高了充电时人机交互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方法、充电发射面板和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多样化,这种智能化的移动终端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实现上网、聊天,甚至办公等功能,这些无不彰显了智能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是,受制于智能手机电量的瓶颈,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得不停下来给手机充电,而由于充电环境和位置的限制,极有可能错过很多重要的资讯和机会。
无线充电器的出现,解决了在给移动终端充电时环境和位置限制的问题。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无线充电面板通常采用平面设计,并且为水平放置,充电时,移动终端也必须平行置于充电平板上,这样,一方面限制了屏幕的可视角度,另一方面,也无法实现在手持状态下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从而增加了充电的繁琐度;同时,由于人体的静电感应,在脱离手掌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电容屏对手指的触控灵敏度比手掌托举下的触控灵敏度低,即放置于水平充电平板上的移动终端会因为失去了手掌的托举而对手指触控响应迟钝,降低了操作的流畅性,以及人机交互的体验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方法、充电发射面板和无线充电装置,方便实用,并且能够提高充电时人机交互的体验感。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方法,包括步骤:
充电发射面板监测待充电的移动终端;
根据该移动终端的位置,确定所述充电发射面板上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
激活确定的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将该发射线圈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优选地,所述充电发射面板监测待充电的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
充电发射面板监测是否存在待充电的移动终端,如存在,则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优选地,所述确定充电发射面板上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的步骤包括:
依次向所述充电发射面板上的每个发射线圈输入相同的脉冲激励信号,使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产生自谐振;
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回路产生自谐振后转移至所述发射线圈回路上的能量;
检测并比较每个所述发射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确定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压幅值最大的发射线圈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
优选地,所述将确定的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进行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包括:
利用磁共振,通过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在空气中向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传输电荷,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或将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耦合度最高的发射线圈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进行电磁共振耦合,为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优选地,在所述充电发射面板监测待充电的移动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8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后壳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回馈式逆变交流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