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点蚀金属管道剩余强度的无缝表征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7909.2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龙伟;林思建;田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伟;林思建;田大庆 |
主分类号: | G01N33/20 | 分类号: | G01N3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点蚀 金属 管道 剩余 强度 无缝 表征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点蚀金属管道剩余强度的无缝表征模型,尤其适用于含点蚀缺陷金属管道剩余强度的无缝表征。
背景技术
金属压力管道是国家能源输送、工业生产、民生工程等领域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具有泄漏和爆炸事故频发的高危特种设备。点蚀缺陷是金属压力管道中最为常见的缺陷之一,并且点蚀缺陷也极容易导致其他缺陷的产生,比如裂纹,穿孔等。因此,研究含点蚀金属压力管道的安全性,一直是金属压力管道安全评估领域的重大理论技术需求。
对于评估含点蚀金属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表征其剩余强度是关键。针对金属压力管道的剩余强度的表征,主要的方法有:有限元分析法,以及美国石油协会API579-1标准中分级表征法。对于有限元分析法,它需要三维建模,网格划分,需要大量的检测数据和消耗大量的计算机资源,并且精度不能无限制的提高。对于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美国石油协会的API579-1标准,它在评估含点蚀缺陷管道的剩余强度时主要是依据点蚀腐蚀情况,根据标准中给定的8种标准点蚀模态,选定实际点蚀情况与之最符合的1中标准点蚀模态,然后根据剩余壁厚比Rwt来确定剩余强度因子,并据此判断管道的安全性。其缺点是,人为因素对评估的结果影响较大,并且只能按照8种标准点蚀模态来评估,对于不符合8种标准点蚀模态的情况,存在误差过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在确定点蚀模态时人为因素影响过大以及表征不符合8种标准点蚀模态的含点蚀管道的剩余强度问题误差过大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了点蚀面积占有比m的概念:(根据API-579标准,总面积=150mm×150mm),基于被广泛认可的美国石油协会的API579-1/ASME FFS-1标准,建立了点蚀面积占有比和剩余壁厚比与剩余强度的关系,提出了含点蚀缺陷金属压力管道剩余强度无缝表征模型:
其中,RSF=k·Rwt+(1-k)(1)
(1)当1%<m≤2.6%时,k=0.135
(2)
当2.6%<m≤4.74%时,n=2;
当4.74%<m≤8.75%时,n=3;
当8.75%<m≤16.94%时,n=4;
当16.94%<m≤24.39%时,n=5;
当24.39%<m≤31.4%时,n=6;
当31.4%<m≤37.31%时,n=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模型不仅可以求出API-579标准中给定的8种点蚀标准模态下含点蚀金属管道的剩余强度,还可以求出标准中未给出的点蚀模态下管道的剩余强度,消除了人为因素在确定点蚀模态时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求取剩余壁厚比Rwt(Rwt=h/H)示意图图;
图2API-579标准中8个标准点蚀模态图,从左到右依次为:1级标准点蚀模态,2级标准点蚀模态,3级标准点蚀模态,4级标准点蚀模态,5级标准点蚀模态,6级标准点蚀模态,7级标准点蚀模态,8级点蚀模态;
图3点蚀模态和剩余壁厚比Rwt与剩余强度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通过照相机等工具获取管道点蚀图片,尺寸大小为150mm×150mm;
2,计算出点蚀在整个图片中所占的面积比m;
3,测出最大点蚀深度wmax;
4,通过公式Rwt=h/H计算出剩余壁厚比,具体计算方法为:Rwt=(H-wmax)/H;
5,将求出的点蚀面积占有比m和剩余壁厚比Rwt根据剩余强度无缝表征模型可以求出含点蚀金属管道剩余强度RS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伟;林思建;田大庆,未经龙伟;林思建;田大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二马来酸盐的I型结晶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球体状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