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发酵菌液的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以及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57506.8 申请日: 2012-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3798503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1
发明(设计)人: 郭春华;彭忠利;罗璠;柏雪;王永玲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新通达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00 分类号: A23K1/00;A23K1/16;A23K1/14;A23K1/175
代理公司: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梁田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 发酵 反刍动物 生态 功能 饲料 以及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为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99518.8)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有益菌在饲料中应用的技术领域,涉及一株优选的嗜酸乳杆菌,特别涉及含有该嗜酸乳杆菌的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将食品工业废弃物作为饲料原料与辅料混合后发酵,制备成反刍动物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态功能饲料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对有关饲料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后的饲料,其中的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相关动物体内的自然微生态体系相吻合和营养互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微生态功能饲料,对于开发利用饲料资源,提高饲料利用率,调节动物体内微生态平均,替代抗生素,防治某些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用于生产发酵饲料的原料十分广泛,从早期的石油、甲醇、乙醇等碳氢化合物到目前的食品加工副产物、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等。其中对利用饼粕作为原料生产发酵蛋白饲料的研究报道较多,该类发酵的目的是去除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毒素,以提高加工副产物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比例。而对食品加工废弃物,如玉米黄浆水、玉米喷浆纤维、酱糟、木薯渣等,因其酸碱性和含盐量不适合现有发酵菌的发酵工作,而未用发酵菌将玉米黄浆水、玉米喷浆纤维、酱糟、木薯渣等进行发酵制造饲料。 

下面是现在玉米黄浆水、玉米喷浆纤维、酱糟、木薯渣在饲料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玉米黄浆水是指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悬浊液,其中BOD值高达1.5mg/g,富含有机物质,一般工厂均排放入江、河、湖泊,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测定,玉米黄浆水的水分含量达90.01%(许剑秋,2002),将玉米黄浆水浓缩成含水60%左右的浓缩液称为玉米黄浆液,其粗蛋白可达含量10~15%。

喷浆玉米纤维是玉米黄浆水与玉米皮的混合干燥物,水分含量10%左右,粗蛋白22~24%,粗纤维11~13%左右。对于利用喷浆玉米纤维生产发酵饲料的尚未见文献报道。 

酱糟是指用大豆、大米、麸皮等酿造酱油以后剩下的糟渣,含干物质41.47 %,粗蛋白质12.72 %,粗脂肪5.31%,粗纤维21.43%,无氮浸出物0.62% ,灰分4.12%,钙0.08%,磷0.04%(苏玉贤,2001)。目前多数企业将酱糟烘干以后制成酱糟粉作饲料利用,但干燥过程能耗高。 

木薯渣是用木薯生产淀粉或酒精后的废料,新鲜木薯渣的水分含量85.0%以上,烘干后的木薯渣的水分含量10.0~12.0%,蛋白含量4.0%左右,粗纤维含量12%.0,适口性较差,直接用作饲料的价值较低。 

国内外对利用食品工业废弃物生产发酵饲料已有一些报道。许剑秋2002年报道了利用白地霉发酵玉米黄浆水生产饲料蛋白粉,但需要压滤后再烘干,设备投资大,该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许剑秋,玉米淀粉废水生产饲料蛋白,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2年第4期)。闫琦涛等(2000年)利用光合菌(PSB)发酵玉米黄浆水生产PSB菌泥(闰琦涛等,玉米淀粉黄浆水PSB 法资源化开发的应用前景,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该技术需要将发酵液进行菌液分离,使液体达标排放,但同样也是设备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株优选的嗜酸乳杆菌用于食品工业废弃物和辅料混合后发酵作为微生态功能饲料,并提供制备该微生态功能饲料的方法。 

 [0012]  本发明指的LAg12-7菌株,或LAg12-7嗜酸乳杆菌是:LAg12-7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g12-7。本发明所提供的LAg12-7菌株分离自牦牛胃肠道粘膜,经鉴定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g12-7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g12-7嗜酸乳杆菌保藏日期:2012年8日3日,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电话027-68754052),存活检测日期2012年8月7日:保藏号为:CCTCC NO: M 2012305;该嗜酸乳杆菌具有以下特性:

(1) 该菌接种于MAS液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22小时达到最高生长浓度,OD600值为2.86(见图1); 

(2) 该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在37℃条件下培养36小时以后, 培养液的pH值低于3.50(见图2); 

(3) 该菌在pH2.0条件下处理2小时之后的存活率为69.32%(见表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新通达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新通达生物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