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7476.0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6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岳召启;陈亚莉;张积瑜;李丹;盛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8 | 分类号: | B23C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叶轮 窄深腔 数控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了一种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叶轮加工技术是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整体叶轮的精铣加工方法多采用分段铣削,对于长悬臂整体叶轮,由于刀具长径比过大,或刀具干涉,只能采用对接铣削方式进行,效率低,接刀痕迹多,同时由于两次装夹造成基准不一致,从而降低了加工质量。采用深腔铣削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接刀痕数量,对于部分扭曲变化较小的长悬臂整体叶轮,可以采用深腔铣加工技术一次铣加工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整体叶轮精铣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率,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基准的一致性,特提供了一种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腔体均匀分成四段铣削,半精铣用球头直径为16毫米,锥度为4°,柄为直径为20毫米球头四刃铣刀;精铣加工采用6刃直径为10毫米锥度4°直径为16毫米柄球头铣刀;
切削最大深度180毫米,加工区域分为4个部分,刀具最大悬伸182毫米,最大长径比为9。
所述的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通过MAX-PAC软件计算刀具干涉情况,采用开式叶轮加工,将整个叶片按径向分成4个待加工区域;直径16毫米的球刀最大锥度为2.5°,刀具长径比为9.1,直径为10毫米的球刀最大锥度为3.5°,采用热胀刀柄系统,将直径为10毫米的球刀长径比减小到8,在铣加工过程中,配合减振方案,提高叶片刚性,消除叶片振动;
利用整体叶轮专用CAM软件MAX-PAC的多轴编程功能,在选定的切削区域中建立并生成刀具轨迹,在加工整体叶轮叶片自由曲面的加工区域能参数化,被加工材料为钛合金,加工线速度为110~130米/分钟;
选用四轴数控加工中心,按给定的工艺装夹零件,按照轴流式整体叶轮的建模及加工惯例,X轴及Z轴加工坐标原点,设在零件旋转中心,Y轴加工坐标原点设在叶片积叠轴上,按工艺文件及加工中心操作说明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可以实现叶片表面质量达到Ra1.6,叶片接刀痕迹少,叶背接刀痕迹很小,叶盆接刀痕深度在0.03毫米以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加工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腔体均匀分成四段铣削,半精铣用球头直径为16毫米,锥度为4°,柄为直径为20毫米球头四刃铣刀;精铣加工采用6刃直径为10毫米锥度4°直径为16毫米柄球头铣刀;
切削最大深度180毫米,加工区域分为4个部分,刀具最大悬伸182毫米,最大长径比为9。
所述的整体叶轮窄深腔数控铣加工方法,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通过MAX-PAC软件计算刀具干涉情况,采用开式叶轮加工,将整个叶片按径向分成4个待加工区域;直径16毫米的球刀最大锥度为2.5°,刀具长径比为9.1,直径为10毫米的球刀最大锥度为3.5°,采用热胀刀柄系统,将直径为10毫米的球刀长径比减小到8,在铣加工过程中,配合减振方案,提高叶片刚性,消除叶片振动;
利用整体叶轮专用CAM软件MAX-PAC的多轴编程功能,在选定的切削区域中建立并生成刀具轨迹,在加工整体叶轮叶片自由曲面的加工区域能参数化,被加工材料为钛合金,加工线速度为110~130米/分钟;
选用四轴数控加工中心,按给定的工艺装夹零件,按照轴流式整体叶轮的建模及加工惯例,X轴及Z轴加工坐标原点,设在零件旋转中心,Y轴加工坐标原点设在叶片积叠轴上,按工艺文件及加工中心操作说明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4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接触部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C的优化站无扰安全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