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激光管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7411.6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榕 |
主分类号: | H01S3/03 | 分类号: | H01S3/03;H01S3/04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激光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管,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激光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体激光管都为封离的结构形式,即:包括放电管、套设在放电管外的水冷管、套设在水冷管外的储气管、电极和谐振腔镜片(包括反射镜和输出镜)构成,放电管、水冷管和储气管都为玻璃管,水冷管和放电管之间、放电管同储气管之间都通过高温火焰烧制而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冷却室和储气室,储气室同放电管的两端都连通,在储气腔内充有激光气体。
现有的气体激光管都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是以烧结的方式将各玻璃管连接在一起,在烧制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氢气、氧气以及液化气,造成大量的有害其气体排放;由于玻璃易损及再次充气不便操作等原因,激光器内的激光气体寿命到后就只能扔掉,而激光器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一般在3-4个月,属于耗材,全国每年因此产生18万吨无法分解的固体垃圾;由于各部件都为玻璃制品,因此产品使用时由于玻璃易碎的缺陷,使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损坏,给客户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3101137342、名称为“中功率二氧化碳激光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37115A、名称为“一种螺旋水管结构激光管”,中国专利号为ZL2006100535740、名称为“连接式二氧化碳激光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060226A、名称为“光催化封离式二氧化碳激光管”,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564394A,名称为“二氧化碳激光管”等专利文献中都公开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分离式气体激光管,但都没能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破碎、便于制作、无需烧结而形成冷却室和储气室的金属激光管,解决了现有的玻璃结构的激光管容易破碎给客户造成损失、不便于回收再利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金属激光管,包括玻璃放电管、阳极、阳极端支撑座、阴极端支撑座、金属内管和金属外管, 所述阳极端支撑座设有阳极端通道,所述阳极位于所述阳极端通道内,所述阴极端支撑座设有阴极端通道,所述放电管的一端穿设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阳极端通道、另一端穿设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阴极端通道,所述内管套设于所述放电管,所述内管一端连接于所述阳极端支撑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阴极端支撑座,所述放电管、阳极端支撑座、阴极端支撑座和内管围成冷却室,所述冷却室设有第一冷媒流通道和第二冷媒通道,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所述外管一端连接于所述阳极端支撑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阴极端支撑座,所述外管、阳极端支撑座、阴极端支撑座和内管围成储气室,所述阳极端通道和阴极端通道都和所述储气室连通。通过设计金属内管和外管且依次套设在玻璃放电管中并通过阳极端支撑座和阴极端支撑座对三个管的两端进行支撑而形成冷却室和储气室,运输过程中不易产生破损现象,无需烧结、制作时方便且散热效果好。使用时,使冷却水(或其它流体,以下总称为冷媒)从第二冷媒流通道进入冷却室后再从第一冷媒流通道流出(冷媒流向反之也可以),放电管内放电时所产生的热量经放电管传递冷媒进行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阳极端支撑座和阴极端支撑座上,储气室壁位于所述阳极端支撑座的部位上设有阳极端通道气孔,所述阳极端通道通过所述阳极端通道气孔和所述储气室连通,储气室壁位于所述阴极端支撑座的部位上设有阴极端通道气孔,所述阴极端通道通过所述阴极端通道气孔和所述储气室连通。使得外管能够通过型材进行制作,不同长度的放电管能够使用相同结构的阳极端支撑座和阴极端支撑座,只需要截取不同长度的外管套设到极座上即可、无需在外管上开设连通储气室和极室(阳极端通道和阴极端通道的总称)的气孔,提高了制作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媒流通道的内端口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壁位于所述阳极端支撑座的部位上,所述第二冷媒流通道的内端口设置于所述冷却室壁位于所述阴极端支撑座的部位上。使得内管能够通过型材进行制作,不同长度的放电管能够公用阳极端支撑座和阴极端支撑座,只需要截取不同长度的内管固定到极座上即可、无需在内管上开设供冷媒进出冷却室(阳极端通道和阴极端通道的总称)的冷媒流通孔,提高了制作时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冷媒流通道的外端口位于所述阳极端支撑座外表面位于外管外的部位,所述第二冷媒流通道的外端口位于所述阴极端支撑座外表面位于外管外的部位。无需在外管上开设供冷媒进出冷却室冷媒通道,提高了制作时的方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榕,未经陈海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7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挂式铜排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换型的传感器插头和接头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