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闭合件的软关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806.4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W·杰拉森;迈克尔·M·阿祖兹;杰弗瑞·A·华莱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00 | 分类号: | E0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薛义丹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闭合 关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与诸如门的闭合件一起提供的软关闭机构。
背景技术
在第6,928,699号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关闭门机构。
发明内容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软关闭机构。软关闭机构可以包括凸轮轨壳、阻尼器壳和凸轮从动件。凸轮轨壳可以具有第一槽和第二槽。阻尼器壳可以可旋转地设置在凸轮轨壳上并可以具有插槽。凸轮从动件可以延伸通过插槽。凸轮从动件可以在阻尼器壳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被设置在第一槽中,并可以在阻尼器壳沿第二方向旋转时被设置在第二槽中。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一种软关闭机构。所述软关闭机构可以包括凸轮轨壳、阻尼器壳和凸轮从动件。凸轮轨壳可以具有在两个位置处交叉的第一槽和第二槽。阻尼器壳可以被构造为绕轴线相对于凸轮轨壳旋转。凸轮从动件可以在阻尼器壳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从第一槽运动到第二槽。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软关闭机构。所述软关闭机构可以包括凸轮轨壳、阻尼器壳、凸轮从动件杯、成组的凸轮从动件、凸轮从动件弹簧和弹簧。凸轮轨壳可以具有成组的凸轮轨。成组的凸轮轨中的每个组件可以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阻尼器壳可以设置为靠近凸轮轨壳,并可以绕轴线旋转。凸轮从动件杯可以可运动地设置在阻尼器壳中。成组的凸轮从动件中的每个组件可以延伸通过凸轮从动件杯,并可以被容纳在成组的凸轮轨中的组件中。凸轮从动件弹簧可以使成组的凸轮从动件中的每个组件倾向于远离轴线运动。弹簧可以使凸轮从动件杯倾向于朝向阻尼器壳的可被设置为与凸轮轨壳相对的第一表面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结合到闭合件和支撑结构的软关闭机构的透视图。
图2是软关闭机构和铰链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软关闭机构的透视图。
图4是软关闭机构的分解视图。
图5是可以与软关闭机构一起提供的具有第一槽和第二槽的凸轮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要求,这里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的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公开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可以以多种和可选择的形式实现。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可能夸大或最小化了一些特征以示出特定的组件的细节。因此,这里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仅应被解释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化地实现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照图1,示出了结合到闭合件12和支撑结构14的软关闭机构10。软关闭机构10可被设置为控制闭合件12的运动。软关闭机构10可用在车辆应用和非车辆应用中。在车辆领域中,闭合件12可为门、掀背门、发动机罩、盖子、尾门或行李箱等。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闭合件12被绘示为门,支撑结构14被绘示为车辆主体结构,例如侧柱或门框。闭合件12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铰链组件被安装到支撑结构14。在图1中,闭合件12通过第一铰链组件16和第二铰链组件18被安装到支撑结构14。
参照图2,更详细地示出了软关闭机构10和第一铰链组件16。第一铰链组件16可包括第一铰链部分20和第二铰链部分22。第一铰链部分20可被安装在闭合件12上。第二铰链部分可被安装在支撑结构14上。可以以任意合适的形式(例如,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紧固件)来安装第一铰链部分20和第二铰链部分22。铰链销24可将第一铰链部分20可枢转地结合到第二铰链部分22。如此,闭合件12可绕延伸通过铰链销24的旋转轴线26旋转。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铰链销24可与软关闭机构10分开。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软关闭机构10被设置在铰链销24下方。
第一铰链部分20可包括可相对于旋转轴线26弯曲的臂30。臂30可包括钩部32和孔34。
钩部32可被设置在臂30的端部处。钩部32可向软关闭机构10延伸并可用作可接合第二铰链部分22或另一组件以限制闭合件12的行程范围的止动件。
孔34可被设置在钩部32和铰链销24之间。孔34可容纳将软闭合结构10结合到第一铰链部分20的销36。销36可相对于旋转轴线26偏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