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水冰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697.6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5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方广有;刘小军;赵博;纪奕才;张锋;稂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04 | 分类号: | G01S13/04;G01B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设置相互垂直的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
步骤B,由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向探测位置地下发射线极化雷达波;
步骤C,实时监测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及
步骤D,如果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同时接收到回波,则表明该回波为椭圆极化波,探测位置地下具有水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E,由所述回波的第一个峰值和第二个峰值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线极化雷达波在探测位置地下表层中的第一传播延时τD1,由所述回波的第二个峰值和第三个峰值之间的时间差,得到线极化雷达波在探测位置地下次表层-水冰层中的第二传播延时τD2;
步骤F,由所述第一传播延时τD1和所述第二传播延时τD2,按照以下公式获取火星表面覆盖层厚度Z1和火星次表层-水冰层厚度Z2:
其中,c为光速;εr1为探测位置地下表层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2为探测位置地下水冰层的介电常数,εr2=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位置地下表层的介质为玄武岩,其相对介电常数为εr1=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为以下天线类型中的一种:偶极子天线、八木天线、对数周期天线、环天线和倒V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均为偶极子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安装在一长方体载体或者一六面体载体的两正对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安装在一长方体载体的两正对面,并且均与相应的面呈45°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载体的厚度为2m,所述收发复用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中心与所述长方体载体相应安装面的距离为1.75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探测月球或火星的地下水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水冰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极化雷达波的发射频率为UHF波段及UHF波段以下波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6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