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膜厚度分布校正方法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6633.6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2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正大;保崎启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12 | 分类号: | B41F3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江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 分布 校正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墨水供应设备中的墨膜厚度分布校正方法,所述墨水供应设备包括储存墨水(2)的墨槽(1)、布置在所述墨槽中的多个墨槽键(4-1--4-n)、墨槽辊(3)、墨斗辊(5)和墨辊组(6),墨水根据所述多个墨槽键的开口比从所述墨槽被供应到所述墨槽辊,墨水通过墨水供给操作从所述墨槽辊被传送到所述墨斗辊,墨辊组包括至少一个上墨辊(6-1--6-4),所述至少一个上墨辊接收传送到所述墨斗辊的墨水并将所述墨水供应到印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测试印刷或最终印刷期间执行定位在所述墨辊组的端部处的上墨辊的脱开操作(S153);
在测试印刷或最终印刷期间停止墨斗辊的墨水供给操作(S200);
在测试印刷或最终印刷期间将墨辊组分开成多个辊子组(S201);和
通过刮墨构件刮削并清除分开的辊子组中的一些辊子组中的墨水(S204-S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墨水清除操作之前,测量印刷在印刷纸张上的与所述多个墨槽键相对应的范围中的密度测量片的密度值(S156-S174);
基于密度测量片的测量密度值与预设参考密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与所述多个墨槽键相对应的范围的图像面积比获得预打墨中的所述多个墨槽键的开口比(S192);
将获得的预打墨中的开口比设置用于所述多个墨槽键(S194、S401-S419);
在清除一些辊子组中的墨水之后,连结分开的辊子组并将分开的辊子组返回至单个墨辊组(S221);以及
在将分开的辊子组返回至单个墨辊组并为所述多个墨槽键设置预打墨中的开口比之后,通过执行所述墨斗辊的墨水供给操作预定次数,在单个返回的墨辊组中形成预打墨中的墨膜厚度分布(S223-S2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密度测量片的测量密度值与预设参考密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与所述多个墨槽键相对应的范围的图像面积比获得预打墨之后的印刷中的所述多个墨槽键的开口比(S193);
将预打墨之后的印刷中的开口比设置用于所述多个墨槽键(S235、S401-S419);以及
当在墨辊组中形成预打墨中的墨膜厚度分布并将预打墨之后的印刷中的开口比设置用于所述多个墨槽键之后,通过执行上墨辊的套上操作重新开始使用印刷板的印刷(S272-S277)。
4.一种墨水供应设备中的墨膜厚度分布校正设备,所述墨水供应设备包括储存墨水(2)的墨槽(1)、布置在所述墨槽中的多个墨槽键(4-1--4-n)、墨槽辊(3)、墨斗辊(5)和墨辊组(6),墨水根据所述多个墨槽键的开口比从所述墨槽被供应到所述墨槽辊,墨水通过墨水供给操作从所述墨槽辊被传送到所述墨斗辊,所述墨辊组包括至少一个上墨辊(6-1--6-4),所述至少一个上墨辊接收传送到所述墨斗辊的墨水并将墨水供应到印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墨膜厚度分布校正设备包括:
分离装置(10;S153,S200,27,35),所述分离装置用于通过在测试印刷或最终印刷期间执行定位在所述墨辊组的端部处的上墨辊的脱开操作并停止墨斗辊的墨水供给操作,使得所述墨辊组与从所述墨槽延伸到所述印刷板的墨水供应路径分离;
分开装置(10;S201,28,51),用于将通过所述分离装置从墨水供应路径分离的墨辊组分开成多个辊子组;和
墨水清除装置(10;S205-S213,31,52),用于通过刮墨构件刮削和清除被所述分开装置分开的所述辊子组中的一些辊子组中的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森公司,未经小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6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