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559.8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7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翔;周建辉;张升;查鲲鹏;魏晓光;栾洪洲;高冲;徐承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威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82 | 分类号: | H01C1/082;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阻尼 电阻 一体化 水冷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具体讲涉及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特高压直流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能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工程中特高压直流换流阀采用多个晶闸管串联的方式进行换流,使用并联于晶闸管两端阻尼回路很好地解决了其均压的问题。阻尼电容在积累能量后,以脉冲形式释放并消耗在与之串联的阻尼电阻上。因此,阻尼电阻需要具备良好脉冲功率耐受能力以及散热性。
目前投入使用的换流阀阻尼电阻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采用间接水冷方式,首先将热量传至与阻尼电阻接触的散热器表面,后由散热器内部循环冷却水将热量带走;间接水冷方式是用阻尼电阻棒插入散热器内,通过散热器中冷却水间接带走热量的方式散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第一,散热能力较弱;第二,散热器体积比较大;第三,散热器耗水量大。另一种采用直接水冷方式,将阻尼电阻布局在PVDF壳体的水路中,冷却水直接接触电阻进行冷却。直接水冷方式散热能力比间接冷却法有所提高,但是还有它的局限性:第一,由于金属电阻直接与水接触,要有专门的防腐电极,增加了结构设计的复杂性;第二,水路的容水量较小,干烧能力差,断流时间一般小于3秒;第三,壳体材料为PVDF,其耐压能力较金属材料差。第四,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散热器设计都是独立的,这样不仅增加了结构整体尺寸,还因为连接接口多而减小了水路连接的可靠性。
晶闸管在工作时功耗很大,导致结温很高。为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采用水冷散热器对其进行冷却。晶闸管散热器是换流阀水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晶闸管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液携带到系统中,经过二次热交换,将所吸收的热散发到空气中的热交换装置。因此,晶闸管散热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换流阀的性能效果及其可靠性。
水冷系统在当前被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中,而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是水冷系统的核心冷却对象之一。因此,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散热器设计的合理性对水冷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器,将晶闸管和阻尼电阻的散热功能集中到水冷散热器上,具有体积小,散热能力强,结构简单,水容量大,耐压能力强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阻尼电阻的一体化水冷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晶闸管和电阻,所述散热器主体包括铝质面板、水道和水道壁构成的散热器腔体、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晶闸管贴合在所述铝质面板的表面,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于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底部,所述散热器腔体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铝质面板的内部;所述电阻设置在所述水道上。
所述水道为双面螺旋型结构,且采用铝质材料制成。
所述水道壁为铝质水道壁,其厚度为5~10mm。
所述电阻包括阻尼电阻和取能电阻;所述阻尼电阻为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阻尼电阻,所述取能电阻为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用取能电阻。
所述阻尼电阻和取能电阻外侧分别包裹有绝缘层,均通过相应的引出端子连接引线。
所述铝质面板和散热器腔体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在压铸前,所述水道的表面做如下工艺处理:
1)进行110目喷砂;
2)电镀,镀层厚度为0.01mm。
所述水道表面的电镀采用高温化学镀镍工艺,流程依次为:接头封闭,除油,去氧化皮,出光,中间层电镀,化学镀镍,钝化,干燥,低温退火;
镀层技术参数如下:厚度:0.008mm;表面硬度:R45;镍含量:93%;光泽:亚光;结合力:薄片弯折试验合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电阻与冷却水直接接触,为阻尼电阻散热,同时通过铝制面板与晶闸管贴合将晶闸管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液带到水系统中;
2、通过将晶闸管散热器和阻尼电阻整合到一个整体水冷散热器内,节省了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模块内部空间,简化了内部结构,减小了换流阀总体积,同时水接头的减少提高了水冷系统的可靠性;
3、通过采用阻尼电阻直接冷却的方法,与之前介绍间接冷却阻尼电阻的方法相比,电阻冷却效果获得较大程度提升;
4、通过将电阻包裹在导热绝缘皮内的方式,省去了电阻的防腐电极的设计,从而降低了散热器结构复杂性;
5、通过采用大沟道水路散热,增加了散热器内水容量,提高了阻尼电阻的干烧能力,延长了断流时间。
6、将铝质面板与散热器腔体焊接,增强了电阻的耐水压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威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威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