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469.9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月;李夕兵;王卫华;刘志祥;陈亮;李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8 | 分类号: | F42D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掏槽 孔装药 间隔 长度 堵塞 试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确定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
技术背景
天井广泛应用于地下矿山、地下转露天空区处理、隧道通风、水利排水道施工以及国防建设中。天井掘进的方法较多,如钻进法、普通法、吊罐法和爬罐法等,然而这些方法都因其严重缺陷而导致不能广泛应用。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成井方法的不足,因其作业条件好、工效高、速度快、安全性高、节约材料,而备受业界推荐广泛使用。
在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技术中,掏槽孔装药量、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是影响成井效果的关键因素。当掏槽孔装药量过大时,容易形成再生岩;反之,当装药量过少时,则无法充分破碎岩石,形成不了理想的槽腔。不连续间隔装药可以克服掏槽孔装药量过大问题,但当装药间隔长度过大时,也容易出现装药量过少的情况。调整装药间隔长度是控制掏槽孔装药量的有效办法。另外,掏槽孔上口、下口堵塞长度过大,炸不开岩体;反之,当堵塞长度过小,容易发生冲孔现象,不利炸药高效利用。所以,针对成井区岩体,采用合适的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是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
在工程爆破中,一直都是参考国内外工程实例或是依据经验公式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没有针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精确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
⑴、选择试验场地,划出一块与成井区岩性、结构面相近的试验场地;
⑵、观测孔和掏槽孔关于空孔对称布置;观测孔的孔径与掏槽孔的孔径相同,但小于空孔的孔径;观测孔的孔深与掏槽孔的孔深相同,但小于空孔的孔深,初步确定掏槽孔装药量;
⑶、量测爆前相关试验参数:①爆前观测孔和掏槽孔孔深(H1),②爆前空孔孔深(H2),③装药高度(h3);
⑷、进行一定量的装药爆破试验;
⑸、人工清理爆破碎渣;在掏槽孔底部会形成一个槽腔,槽腔内碎渣块度要适中,块度太大是因为药量太少,适当增加药量;反之,岩石破碎成粉状时适当减少药量;
⑹、判断装药处爆炸槽腔内碎渣块度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满足要求,转向⑺;如果不满足要求,改变装药量,重复⑴、⑵、⑶、⑷、⑸、⑹步骤;
⑺、测量爆后所形成的爆破漏斗和槽腔内的相关参数有:爆后观测孔残留孔口距地面的距离(h1)、掏槽孔底部槽腔高度(h2);不改变装药量,重复做该组试验3~6次;
⑻、根据所量测的爆前和爆后的相关试验参数,计算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上口堵塞长度和下口堵塞长度分别为:
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La,La=h2-h3;
掏槽孔上口堵塞长度Lc,Lc=H1-h3;
掏槽孔下口堵塞长度Lb,Lb=H1-h1-h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试验取得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其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试验方法为确定深孔一次爆破成井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这种试验方法是针对所成井区岩体,通过简便的试验和量测相关参数,能定量得出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避免了因类比法的盲目性和经验法的主观性导致成井失败,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该试验方法可在任何岩性的矿山中推广应用,为确保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能精确确定掏槽孔装药间隔长度和堵塞长度的试验方法,避免盲目、主观地选择这些参数,确保爆破一次成井的掏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试验炮孔布置平面图。
图2为图1的纵剖面图。
图3为按图2进行爆后的试验效果素描平面图。
图4为图3的纵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