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扑旋翼构型及相应的微小型扑旋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6415.2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向锦武;孙毅;李道春;甄冲;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0 | 分类号: | B64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扑旋翼 构型 相应 微小 型扑旋翼 装置 | ||
1.一种新式扑旋翼构型,其特征在于:两对完整的扑翼反对称布置在一段横梁的两端,预先将两对扑翼设定初始迎角,扑翼在上下扑动过程中,由于扑翼的柔性翼膜的作用能够同时产生升力和推力,两对扑翼产生相同方向的升力,两个反方向推力形成力偶驱动横梁及扑翼作自驱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扑旋翼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扑翼后缘呈抛物线形状,且弦长最大处后缘点为抛物线顶点,扑翼前缘为直线形状,翼弦通过后缘点并垂直于前缘,柔性翼膜采用前缘骨架和后缘单点固定方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式扑旋翼构型,其特征在于:扑翼的前缘骨架向翼弦外伸出,伸出长度以能够与装配体组装在一起实现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式扑旋翼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始迎角设置为40度。
5.一种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扑旋翼构型,所述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包括两对扑翼、两个具有驱动机构及电源的装配体、一个连接轴和两个半横梁;其中,两个半横梁组装在一起成为横梁,连接轴一端与横梁中部圆孔固接,扑翼固定在所述装配体上,由装配体内驱动机构及电源控制,装配体安装在横梁的两端,装配体上的扑翼相对于连接轴轴线反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横梁包括连接段、过渡段、半横梁中段和半圆孔;其中,连接段端部用于安装装配体,半横梁中段布置半圆孔,半圆孔与连接轴配合,起到定位作用,过渡段是半横梁中段和连接段的过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横梁截面尺寸远小于扑翼的弦长;半横梁的长度应该满足两对扑翼扑动时内侧两片扑翼不会出现撞击的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扑翼的前缘骨架扑动平面平行于半横梁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体内布置有驱动机构及电源,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减速装置以及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扑翼的前缘骨架相连以驱动扑翼扑动;扑翼后缘点固定在装配体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小型扑旋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翼膜采用聚氯乙烯薄膜材料,扑翼前缘骨架、横梁的材料均为碳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64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