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和组织培养液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55414.6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涛;周强;徐源;甘翼搏;李培;王浩明;李瀚卿;李玉东;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3/00 | 分类号: | C12Q3/00;C12M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组织 培养液 ph 氧分压 二氧化碳 自动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细胞和组织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胞和组织培养液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体外培养环境中,细胞和组织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消耗O2,产生CO2并积聚在培养液中,使培养液pH不断下降。
维持pH稳定的常规方法是丢弃旧培养液然后添加新培养液,称为换液。换液这一方式是在pH值下降到相当低时进行,导致生化环境的较大波动,同时频繁换液将大大增加污染的风险。
维持培养液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需要充分的气体交换,即氧气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常规方法主要有:一、在二氧化碳孵箱中,借助培养液容器上的通气孔以开放的方式实现被动的气体交换,其交换效率低下,并不能按需要实施调控;二、在培养液中插入氧气管,管口安装微孔气体注入器,直接向培养液中注入氧气产生气泡与培养液接触充氧,此法易滋生细菌,产生的气泡也容易破坏培养的细胞。
此外,一些细胞和组织则需要特殊的培养条件,例如在低氧的条件下软骨组织的生长更好,成纤维细胞需要偏碱性的环境,连续培养的细胞株则多需要偏酸性的环境。低氧孵箱虽然能实现某一恒定的低氧分压环境,但不能任意控制pH处于某一预设范围,也不能保持稳定。
组织工程组织的体外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数周甚至数月。这一培养过程中,组织生长到不同阶段,对生化环境的需要也是不同的。最常用于改变生化环境的方法是换液并转移至不同的孵箱。这一方法除了增加污染的风险,也会中断组织的连续生长过程。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全封闭并自动改变生化环境的培养方法和系统,能够实现组织的长期连续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胞和组织培养液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自动控制方法,本方法可实现在全封闭的培养条件下灵敏迅速地将培养液的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减少生化环境出现显著波动,避免换液产生的污染风险。同时,本方法能在不中断培养过程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设控制值范围,将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不同的水平,以满足组织生长不同时期对不同生化环境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胞和组织培养液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新鲜培养液与循环培养液两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形成气/液和液/液一体化交换,能够实现不开仓就能更新培养液,能够实现组织的长期连续培养,可实现在全封闭的培养条件下灵敏迅速地将培养液的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指定的范围,减少生化环境出现显著波动,避免换液产生的污染风险。同时,本系统能在不中断培养过程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预设控制值范围,将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不同的水平,以满足组织生长不同时期对不同生化环境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细胞和组织培养液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的自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先设定培养液的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控制值范围;
2)在培养液的循环使用过程中实时检测培养液的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3)将步骤2)中的实时检测获取的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测定值与步骤1)中预设的控制值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测定值是否在预设控制值范围内;
4)若测定值不在预设控制值范围内,根据培养液的pH或氧分压或二氧化碳分压的情况,向培养液补充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气体交换;
5)待培养液进行气体交换,pH、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测定值达到预设控制值范围后,停止向培养液补充气体。
步骤4)所述若测定值不在预设控制值范围内,根据培养液的pH或氧分压或二氧化碳分压的情况,当其中一项指标不在预设控制值范围内,则调节该项指标,使该项指标恢复到预设控制值范围;当其中两项或三项指标不在预设控制值范围内,则按先后次序依次调节培养液的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pH指标,使各项指标恢复到预设控制值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5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炉喷煤管和降低高炉的焦比的方法
- 下一篇:追风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