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喷淋进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54751.3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D06F3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喷淋 进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喷淋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洗衣机进水阀打开后,水流通过洗涤剂投入盒的开口直接流入到洗涤桶内,一方面洗涤剂投入盒内的洗涤剂未得到充分溶解便流入到衣物上,使得酶的活性没有被激发,另一方面,混有洗涤剂的水流较为集中的涌入洗涤桶内,衣物在进水时无法均匀吸收到洗涤剂水,有些衣物含有过量的洗涤剂,而有些脏衣物未能充分接触到洗涤剂,从而会造成衣服清洗不到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避免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洗衣机喷淋进水结构,能有效溶解洗涤剂盒投入内的洗涤产品,且将溶解后的洗涤剂水流均匀的喷洒在衣物上,保证衣物充分吸收洗涤剂,提高洗衣机的清洗度。
本发明为解决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洗衣机喷淋进水结构特点是:在洗衣机洗涤桶的上端面设置一中空的外桶圈,所述外桶圈的上表面与洗涤剂盒的底部相连通,所述外桶圈的下表面均为分布有喷淋口。
本发明洗衣机喷淋进水结构的特点也在于:
所述外桶圈是由外桶圈上盖和外桶圈下盖焊接为一体的环形内腔流道。
在所述外桶圈的上表面设置一入水口并通过橡胶管与洗涤剂盒的底部相连通。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利用外桶圈的中空结构,即环形内腔流道对洗涤剂进行充分溶解,提高洗涤剂的活性酶,流入桶内后能更好的洗净衣物,避免洗衣粉过量而造成的污染问题;通过外桶圈下表面的喷淋口使得洗涤剂溶解水能循环均匀地喷洒在衣物上,并产生雾状喷淋效果,保证衣物更加全面均匀地渗透洗涤剂,提高洗衣清洁能力,避免衣物清洗不到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桶圈上盖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外桶圈上盖背面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桶圈下盖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外桶圈下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进水阀;2洗涤剂盒;3洗涤剂投入盒;4橡胶管;5外桶圈上盖;6外桶圈下盖;7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一种洗衣机喷淋进水结构,是在洗衣机洗涤桶的上端面设置一中空的外桶圈,外桶圈是通过带斜面的外桶圈上盖5和外桶圈下盖6通过热熔焊接成一体,构成一环形内腔流道,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外桶圈上盖5的上表面设置一入水口8,入水口8通过橡胶管4与洗涤剂盒2的底部相连通;如图4和图5所示,在外桶圈的下表面即外桶圈下盖6的底部圆周均匀分布有36处喷淋口7。
在洗涤剂盒2中装有含洗衣粉或洗衣液的洗涤剂投入盒3,进水阀1的入口与进水管相连,进水阀1的出口与洗涤剂盒2的入口相通,启动洗衣机时,水流通过进水阀1流入到洗涤剂盒2内的洗涤剂投入盒3中时,在水压的冲刷下,带洗涤剂的水流通过洗涤剂盒2底部的橡胶管4连接到外桶圈中,由外桶圈上盖5和外桶圈下盖6密封组成的环形内腔流道能给予洗涤剂在水压冲刷下得到充分溶解,洗涤剂中的活性酶被提前激活,在外桶圈内腔流道中流动的洗涤剂水经过外桶圈下盖6底部圆周均匀分布的36个喷淋口,因外桶圈的喷淋口较小,在水压的作用下,由细小的喷淋口呈雾状循环均匀地喷淋到洗涤桶内的衣物上,使其充分湿润渗透,更快捷地去除顽渍,深层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4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