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转盘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4499.6 | 申请日: | 2013-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钟奎;刘梅;李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逸清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406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转盘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转盘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是一种生物膜法处理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转动轴、转盘、废水处理槽和驱动装置等。微生物生长并形成一层生物膜附着在盘片表面,约40%~45%的盘面(转轴以下的部分)浸没在废水中,上半部敞露在大气中。工作时,废水流过水槽,电动机转动转盘,生物膜和大气与废水轮替接触,浸没时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敞露时吸收大气中的氧气。生物转盘的主要优点是动力消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需回流污泥、管理运行方便,主要用于水量较小的污水厂站,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生物转盘也可以用于日处理量20万吨以上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同时在化学纤维、石油化工、印染、皮革和煤气发生站等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均得到良好使用。
为降低生物转盘法的动力消耗、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处理设施的效率,近年来生物转盘有了一些新发展。根据驱动方式,主要分为电力驱动生物转盘、风力驱动生物转盘、水力驱动生物转盘等;根据组合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与沉淀池合建的生物转盘、与曝气池组合的生物转盘、与脱氮池组合的生物转盘、与水解酸化预处理器、兼氧滤池组合的生物转盘等,同时还出现一些新型的生物转盘如藻菌共生转盘、单元式高强度弹性填料无臭生物转盘等。具体使用情况视水质、水量、场地及处理要求等而定。
大量实践证明,生物转盘在污水处理上具有独特优势。但是现有的生物转盘为一个单独处理单元,必需与其他处理单元相结合;在反硝化作用上不明显;同时老化微生物会随水流流出造成水体悬浮物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且运行稳定、去除效率高的生物转盘废水处理装置。
一种生物转盘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初次沉淀箱、
与所述初次沉淀箱连通的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
与所述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连通的最终沉淀箱、
设于所述初次沉淀箱和所述最终沉淀箱下侧的生物固体储存器、以及
回流装置和驱动装置。
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的上端位于所述初次沉淀箱的上方,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的下端位于所述初次沉淀箱的内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最终沉淀箱内设置有“V”字形的出水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包括若干个并行设置的转盘区,每个所述转盘区都包括转盘槽以及若干个并行设置在所述转盘槽内的圆盘片,所述圆盘片的上半部分凸出于所述转盘槽的外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片为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片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或者玻璃钢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最终沉淀箱与所述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的小链轮、设于所述小链轮一侧的大链轮、带动所述小链轮与所述大链轮进行链传动的链条、以及与所述大链轮轴连接的转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片与所述转轴轴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上的靠近所述最终沉淀箱的转盘区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装置设置在所述转盘区上的靠近所述初次沉淀箱的圆盘片的侧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流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初次沉淀箱上方的回收槽、与所述回收槽连通且向下倾斜设置的堰渠、以及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圆盘片侧壁上的回收桶。
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为“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并且绝缘介电强度高,耐冲击性好。
玻璃钢(FRP)亦称作G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脂、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质轻而硬,不导电,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
污水从进水口流入,在初次沉淀箱中进行初次沉淀,一部分杂质先沉淀至初次沉淀箱下侧的生物固体储存器中;水再流入多级转动式生物接触器进行生物降解,然后流入最终沉淀箱中,沉淀物沉至最终沉淀箱下侧的生物固体储存器内,处理后的水最后从出水口排出。最终沉淀箱内设置的“V”字形的出水槽和出水口是连通的,“V”字形的出水槽可以阻止浮渣离开最终沉淀箱,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后水的清洁度。生物固体储存器定时人工清理一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逸清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逸清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4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