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式可移动快速加油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53342.1 申请日: 2013-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3552970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发明(设计)人: 虞荣松;居冰峰;高来顺;孙安玉;杜慧林;刘海嵩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7D7/04 分类号: B67D7/04;B67D7/32;B67D7/54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地址: 225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联网 移动 快速 加油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环保的可移动快速加油系统,尤其是一种物联网式可移动快速加油系统。可远程监控与维护。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0年代全国加油站总量只有70座左右;60年代末不到200座左右;70年代末发展到600座左右;1985年全国加油站大约有3600多座;1990年底为5000多座;1993年猛增到38000座左右;1996底达到42600座;2000年底达到8万多座,2010年底,全国加油站总数达到22万多座。同时,鉴于中国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全世界70%的高速公路建设在中国,60%高速铁路建设在中国,45%的矿山开采作业在中国,82%的野外建工现场在中国,油料供给系统成为中国经济建设,尤其是上述野外施工现场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现有的固定式加油站无论经济性和效率都难以满足上述的特定要求,另外,由于野外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远离人群聚居区,无人值守等特点,开发一种可监管、智能化的油料供给系统十分迫切。

目前,我国野外加油手段有悖于国家关于能源集约、建设环保的相关战略,发展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油和油料补给方式粗放:加油过程以人工操作为主,油品溢流频发,造成极大浪费,并污染土地资源;油气回收装置技术落后或根本不安装,在油料补给和加油过程中,油气直接排到大气中,污染空气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据统计,一个年销售5000吨级的未装配油气回收装置的加油站,因油气泄漏造成的损耗超过13吨,全国的损耗令人触目惊心;

2)安全隐患众多:当前移动加油产品以罐式居多,产品只关注罐体本身的承载能力与防爆性能,往往忽视现场作业环境以及罐体内油气状态的监控,无法第一时间获知状态剧烈变化,更无法检测缓慢的油气泄漏;

3)油站管理混乱:对操作人员身份毫无限制,单次加油、剩余油量、油料补给等等工作记录缺失,不利于工程成本监管与事故责任认定;油料补给经常滞后于实际需求,缺少可行的技术收到帮助制定补给计划,造成工期延误。

在国内,一些企业研发出一些相关技术实现可移动式加油。

黄晓东在专利200520011257.3中提出一种阻隔防爆撬装式汽车加油装置,采用灌式结构,解决了汽车加油的相关问题,但并不适用于野外施工现场的油料供给,在加油速度上并不能满足诸如大型矿产机械的快速加油问题。

金继华在专利200520088452.6中提出一种集装箱式移动加油站箱体,仅从存储的角度提供了一种箱体设计方法,该专利在设计上并没有考虑油料排空、油料泄漏检测等问题,内外箱之间气体的膨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为排除。

黄晓东在专利200720143818.4中完善了在专利200520011257.3的设计,但并未在加油站点的信息化方面取得丝毫改进,也无法满足大流量的野外施工加油需求。

米春山在申请号200810154652.5、200810154662.9等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些可移动加油站动力组件和油气回收方面的相关设计,但并未促进可移动加油站自身管理提升的手段,且其设计具有应用场合局限性性。

据发明人所知,先前的移动加油装置无法满足野外作业现场的快速加油需求,也无法为后勤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的现场油料信息,更无法对油料补给管理提供智能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联网式可移动快速加油系统,系统可提供流量在650L/min以内的油料加油速度,适用于野外作业现场的大型机械快速加油。该系统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加油系统的信息监控与管理,可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与智能管理。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物联网式可移动快速加油系统,包括储油箱体、油料补给子系统、加油子系统、电力供应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多模数据传输子系统。电力供应子系统为加油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多模数据传输子系统提供电力供应。监控子系统和多模传输子系统设置在防爆电控柜中,该防爆电控柜安装在储油箱体前板位置;加油子系统中的加油枪(或加油接头)安装在储油箱体前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3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