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鱼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2646.6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罗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定铭瑞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21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鲟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淡水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中国鲟鱼品种多,我国境内野生的鲟鱼有:分布于黑龙江中游、松花江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匙氏鲟、达氏鲟、和少量的库页岛鲟;分布于长江、金沙江流域的中华鲟、达氏鲟和白鲟;分布于新疆伊宁,绥定、密布察尔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鲟;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布伦托海、博斯腾湖的西伯利亚鲟。但因为江河筑坝、环境污染、过度捕捞三大主要因素影响,造成鲟鱼资源不断萎缩,现存的8个种类中多数已处于及危状态,迫切要求人工养殖来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等。
目前已有鲟鱼养殖方面的技术,如专利号为CN103348941A的发明专利“一种鲟鱼的养殖方法”公开了的养殖技术为“首先对水泥养殖池消毒处理,消毒后等待放苗;然后投放鲟鱼苗种,进行鲟鱼苗种温室培育;然后再将温室中养殖的鲟鱼移至水库深水网箱进行商品鱼养殖;最后进行科学喂养直至商品鱼上市”。该发明缺点是饲料只选择粗蛋白,饲料喂养不分鱼种和成鱼阶段,且没有公开相关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鲟鱼养殖方法,通过合理的饲料喂养和病虫害防治,提高鲟鱼成活率,使鲟鱼快速生长并降低养殖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鲟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e、流水池消毒,在放苗种前一周,用消毒剂对鱼池进行消毒,2天后换水;
f、投放鱼种,将鱼种投放到水位不低于0.5m的流水池中;
g、换水控制,根据水温、放养密度等情况,水的交换量控制在每小时1-3次;
h、饲料及投喂,投喂营养成份为粗蛋白质>40%-45%,粗脂肪5%-9%,粗纤维3%-5%,粗灰分10%-16%,水分8%-12%,赖氨酸>2.0%的饲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毒剂为二氧化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氧化氯的浓度为2PPM。
进一步的,为了防治疖疮病,所述的饲料及投喂步骤的饲料中还有氟苯尼考拌,连用5d。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氟苯尼考拌的加入量为按鱼体重的200mg/kg。
进一步的,为了防治肠炎病,所述的饲料及投喂步骤的饲料中还有大蒜素粉,连续投喂4d~6d。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大蒜素粉的加入量为按鱼体重的200mg/kg。
进一步的,为了防治小瓜虫病,本养殖方法还包括在全池喷洒瓜虫灵,每天1次,连续2~3d。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瓜虫灵的浓度为5ppm。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鱼种和成鱼的营养达到合理配置,利于鲟鱼在不同阶段消化吸收,促进生长,所述的饲料及投喂步骤分为鱼种阶段和成鱼阶段,鱼种阶段选用营养成份为粗蛋白质>42%-45%,粗脂肪5%-9%,粗纤维3%-5%,粗灰分10%-16%,水分8%-12%,赖氨酸>2.0%的饲料,成鱼阶段选用营养成份为粗蛋白质>40%-42%,粗脂肪5%-9%,粗纤维3%-5%,粗灰分10%-16%,水分8%-12%,赖氨酸>2.0%的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养殖前对流水池的消毒,以及饲料喂养中的病虫害防治,极大地增加了鲟鱼鱼种的成活率,通过对鱼种和成鱼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配置,利于鲟鱼在不同阶段消化吸收,促进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鲟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流水池消毒,在放苗种一个星期前,进行鱼池的消毒处理,可用二氧化氯2ppm浓度消毒,2d后换水,在放养鱼种前,关水,水位不低于0.5m。
b、投放鱼种,购入大规格冷水性鱼类苗种,放入流水池。养殖一个月后,按规格分入相应的流水池。
c、水的交换量,根据水温、放养密度等情况,水的交换量控制在每小时1-3次。
d、饲料及投喂,大规格鱼种可直接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鱼种阶段,营养成份为粗蛋白质>42%-45%,粗脂肪5%-9%,粗纤维3%-5%,粗灰分10%-16%,水分8%-12%,赖氨酸>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定铭瑞渔业有限公司,未经普定铭瑞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26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