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的自耦变压器保护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49423.4 | 申请日: | 2013-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娜娜;孙金华;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45 | 分类号: | H02H7/045;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牵引 变电所 自耦变压器 保护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的自耦变压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交流采样模件、通信模件、保护CPU模件、开入模件、开出模件、出口模件、监控MMI模件、电源模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的自耦变压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采样模件,提供多个电压输入和电流输入回路,分别供保护和测量用,交流量经变换后通过有源低通滤波、采样保持、多路转换送到保护CPU模件;所述通信模件,提供了以太网、CAN网、RS-485网和RS-232C通信接口,通过网络可接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所述保护CPU模件,由CPU、RAM、ROM、Flash Memory、和串行E2PROM构成,通过内部专用CAN网络和监控MMI模件面板高速通信,使各种事件得到快速响应;所述开入模件,提供多路开入量,所有开入量进入系统后都通过光耦进行电气隔离;所述开出模件,提供多路开出量,所有开出量都以继电器空接点形式输出;所述出口模件,提供非电量保护输入接口和跳闸开出回路;所述监控MMI模件,由CPU、RAM、ROM、Flash Memory、串行EEPROM和硬件时钟构成,负责键盘处理、液晶显示、保护报文存储及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所述电源模件,提供多路稳压电源,给系统模件供电。
3.一种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的自耦变压器保护装置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保护步骤:AT变压器差动速断保护、差动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外壳过电流保护、失压保护、电流失灵保护、AT自投功能、一次自动重合闸、故障再现;
步骤2,遥测、遥控、遥信步骤:实现母线电压、馈线电流、外壳电流、负荷录波、故障录波、故障报告、负荷统计、断路器分/合闸时间统计测量与记录;实现断路器分/合闸、电动隔离开关分/合闸、装置信号复归、保护及重合闸软压板投/退;实现“当地/远方”运行方式开关位置、断路器位置、隔离开关位置、断路器储能、控制回路断线、保护及重合闸压板位置、保护动作、装置异常呼唤、装置告警信号采集;
步骤3,预设定8套定值,实现远方或就地切换;在线自动检测,发出装置异常信号并闭锁保护出口;网络对时和手动对时;在直流电源消失时,时钟、信号、定值、故障数据均不丢失;网络接口(以太网、CAN网、RS-485网),选用双绞线或光纤作为通信介质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并通过网络打印机实现当地打印;串行通信接口(RS-232C),与便携计算机通信,实现故障报告收集、故障再现、保护运行参数修改;全汉化液晶显示屏及操作键盘,信息显示人性化,操作方便;
步骤4,断路器失灵保护,当差动保护、差动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过电流保护、外壳过电流保护或者失压保护出口,跳闸脉冲结束后,若断路器未成功分开,则可起动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
步骤5,AT自投:当AT自投功能允许时,若本侧AT变压器发生故障,保护动作,分本侧断路器,如果本侧断路器跳开,则分本侧隔离开关,同时给出自投瞬动接点,启动对侧AT保护装置的自投;当对侧AT保护装置监测到外部自投启动开入动作,如果此时线路上电压大于线路有压定值,则合对侧隔离开关,开关合到位后再合对侧断路器;只有差动、过流、速断、外壳过流和非电量保护可设置为启动自投功能,而失压保护跳闸后不启动自投;
步骤6,一次检有压自动重合闸:当失压动作后可启动一次自动重合闸,馈线发生瞬时性故障重合成功后AT变压器能够重合成功,使供电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速断保护:
装置采集AT变压器上的T线电流和F线电流,来设置差动保护;
差动电流为:
差动速断的动作判据为:其中ICDSD为差动速断整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942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