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9300.0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楠本光司;石川正和;玉井哲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79 | 分类号: | C08G18/79;C08G18/67;C09D175/14;C09D18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谢顺星,张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甲酸酯 甲基 丙烯酸酯 混合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Urethane(meth)acrylate mixture)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组合物(Urethane(meth)acrylate composition),其能够形成具有自我修复性、体现出优异的耐擦伤性、同时兼具低固化收缩性、耐屈挠性及抗粘连性的固化膜。
背景技术
便携电话或个人电脑的壳体,音频仪器等塑料产品,触摸面板、液晶屏等电子材料部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桌子、椅子、衣柜等家具等木工产品,地板或门把手等建筑内装,高尔夫球棒或网球拍等体育用品,汽车的内外装等等的表面,很容易划伤,因此,需要对这些容易划伤的产品赋予耐擦伤性。
作为赋予这些产品表面耐擦伤性的方法,周知的有使用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对表面进行涂膜的方法(专利文献1)。根据该方法,能够实现因高硬度化带来的耐擦伤性,但由于多官能单体使交联密度升高,因此固化收缩时涂膜内部的形变容易增大,存在涂膜容易发生剥落或裂纹的问题。并且,对于高硬度化涂膜,在薄膜或片材等上进行涂敷的情况下,存在因固化收缩导致产生弯曲或因耐屈挠性不充分导致加工性下降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周知有赋予涂膜自我修复性并提高耐擦伤性的技术。这里,自我修复性是指对于因擦伤或压力导致的凹痕损伤,与其他平面相比暂时存在伤痕,但通过该涂膜的弹性进行经时性地修复伤痕的功能。作为具有自我修复性的涂膜,周知有使用聚己内酯改性的丙烯酸羟乙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间的氨基 甲酸酯丙烯酸酯的方法(专利文献2),以及使用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间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的方法(专利文献3)。基于这些方法的涂膜交联密度低且柔软,因此低固化收缩性及耐屈挠性良好,且具有自我修复性,但耐擦伤性并不充分。另外周知有使用具有2-丙烯酸羟乙酯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体间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专利文献4)。在该方法中,可以观察到对固化收缩性及耐屈挠性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并不充分,另外不具有自我修复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09-1137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244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1629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1-2563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形成自我修复性固化膜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组合物,该自我修复性固化膜是具有自我修复性及优异的耐擦伤性,能够防止各种产品表面的损伤,且赋予其体现良好的低固化收缩性、耐屈挠性的固化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以特定比例组合特定的聚合性聚氧乙烯衍生物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并使其与特定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以及在其中进一步添加特定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化合 物而成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组合物能够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C),其是使(A)聚合性聚氧乙烯衍生物混合物与(B)式(2)所示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而得到,所述(A)聚合性聚氧乙烯衍生物混合物是由85~95质量%的(A1)式(1)所示的聚合性聚氧乙烯衍生物及5~15质量%的(A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组成。
[化学式1]
(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为平均加成摩尔数,n=3~9。)
[化学式2]
(式中,R3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
[2]一种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组合物,其含有上述[1]所述的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C)及聚二甲基硅氧烷化合物,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化合物相对于该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混合物(C)为0.01~5.0质量%并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不饱和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油株式会社,未经日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9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