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9122.1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9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峰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07K1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1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合体 抗原 受体 胞内段 基因 及其 编码 蛋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具体涉及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背景技术
嵌合体抗原受体(CAR)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一种重组的细胞膜受体。嵌合体抗原受体基因可以修饰杀伤性T细胞,在T细胞表面表达该受体,使T细胞能够特异识别癌细胞并发挥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CAR的结构包括三部分,即细胞外区,跨细胞膜区和细胞内区。其中胞外区即抗体区,由单链抗体可变区构成;跨细胞膜结构区由白细胞分化抗原簇(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分子的跨膜区构成;细胞内区由CD分子的细胞内结构区构成。
CAR的作用机制:嵌合体抗原受体基因转染杀伤性T细胞后,在T细胞表面表达该受体,该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癌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并与该抗原结合,介导其携带的T细胞直接发挥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现有的CAR的胞内结构主要为CD3构成,也可由CD3-CD28构成。
有此结构的CAR在转染T细胞后介导的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细胞毒性方面的效率不高,直接影响了转染后T细胞的抗癌活性,因此新型的胞内结构成为当前该领域的研发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本发明的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此简称为:“CIN”;CIN作为一种通用的结构可用于制造各种以抗癌细胞免疫治疗为目的的嵌合体抗原受体。包含CIN的CAR(嵌合体抗原受体)在此简称为:“Ncar”;Ncar可显著提高转染后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量,增强转染后T细胞的细胞毒性,因而极大地提高了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与现有嵌合体抗原受体相比较:(1)Ncar可以提高转染后T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以T细胞干扰素(IFN-γ)分泌量的变化为例,Ncar与只包含CD3结构的CAR相比较可提高640%,与包含CD28-CD3结构的CAR相比较可提高213%。(2)Ncar可以提高转染后T细胞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毒性是通过51铬释放试验来测定的。Ncar与只包含CD3结构的CAR相比较可提高310%,与包含CD28-CD3结构的CAR相比较可提高18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Ncar提高转染后T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的柱状图;
图2为本发明中Ncar提高转染后T细胞的细胞毒性的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嵌合体抗原受体胞内段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者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由CD3分子、CD28分子和CD137分子的核苷酸序列或者氨基酸序列以CD28-CD137-CD3的顺序组合而成;
其中,CD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该基因的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峰,未经申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9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