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曲的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992.5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0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安埈奭;朴赞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 代理人: | 鲁恭诚,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曲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涉及一种弯曲的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具有支撑显示面板使得显示面板具有曲率的弯曲的支撑件的弯曲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LCD)的屏幕尺寸变得越来越大,使用LCD作为显示设备的电视(TV)也变得越来越大。在这样的TV中使用的LCD的尺寸通常约为40-60英寸,并且,近年来,使用80英寸LCD的超大型TV也在大量生产。
然而,随着TV的屏幕变得越来越大,存在的问题在于:当观众观看屏幕中部时的可视角度与当观众观看屏幕的左端和右端时的可视角度之间的差异增大。
也就是说,当观众在与大尺寸TV的中部对应的位置观看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时,观众可清楚地识别屏幕的中部的图像。然而,当观众的视线移动到左侧或右侧时,由于因环境照明而从屏幕反射的光导致屏幕看上去模糊不清或不清楚。
发明内容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可克服上述缺陷和上面未描述的其他缺陷。然而,应该理解的是,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不需要克服上述缺陷,并且可不克服上述任何问题。
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向内弯曲的前表面使得显示面板具有预定曲率的弯曲的显示设备。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弯曲的显示设备,所述弯曲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具有柔性;固定构件,是弯曲的,并且所述显示面板被附着到固定构件,其中,显示面板附着到固定构件,使得显示面板沿着固定构件弯曲。
所述固定构件可包括:底座,是弯曲的;模制构件,与处于弯曲状态的底座连接并且所述显示面板附着到模制构件。
所述显示面板可通过粘结剂附着到模制构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粘结剂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模制构件之间的双面带。
所述显示面板可从模制构件拆卸。
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沿着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形成的多个锁构件,其中,所述模制构件包括分别与多个锁构件可拆卸地连接的多个连接突起。
所述显示面板可包括沿着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边缘形成的多个钩构件,其中,所述模制构件包括多个连接凹入,所述多个钩构件分别搭扣安装到多个连接凹入中。
所述模制构件或所述底座可包括附着到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的多个固定突起。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多个固定突起可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按间隔布置。
所述模制构件可由柔性材料制成。
形状加强装置可与底座连接,以防止底座的曲率变形。所述形状加强装置可以是固定到所述底座的底部的具有蜂巢结构或波纹结构的芯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形状加强装置还可包括用于覆盖所述芯部的覆盖构件。
所述弯曲的显示设备还可包括前部框,所述前部框连接到底座并遮挡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的边缘。
所述显示面板可以是LCD面板或OLED面板。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更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弯曲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2A是图1的弯曲的显示设备处于装配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B是图2A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图2A的弯曲的显示设备的前表面的视图;
图4和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设置在弯曲的显示设备内的不同形状的强度加强构件的示例的横截面图;
图6A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弯曲的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6B是示出图6A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图6A的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视图;
图8是示出图6A的固定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的多个锁构件的视图;
图9是示出图6A的模制构件的透视图;
图10A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弯曲的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0B是示出图10A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示出图10A的模制构件的透视图;
图12A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弯曲的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2B是示出图12A的“D”部分的放大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的弯曲的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3B是示出图13A的“E”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图13A的模制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