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肠牵开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7950.1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树田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 牵开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肛肠科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肛肠科在实施直肠手术时,主要使用到的手术器械为肛门镜、拉钩以及二叶镜,肛门镜主要用于检查,由于其为四周封闭结构因此无法在直肠手术中使用,二叶镜为钳形结构由左右两个叶片构成,但其两个叶片构成圆锥形其头部直径过小导致在插入直肠后,捏动手柄其头端开口尺寸只有一条细小的缝,在手术中很难再如此狭小的缝隙中进行缝合,而且现有的二叶镜其叶片与手柄呈直角布置,在手术中二叶镜的手柄很容易与患者的坐骨结节处产生干涉,增加了手术的操作难度。拉钩其结构简单,但是在手术中,其只能向一侧用力使肛门张开,但是由于肠壁十分柔软因此另一侧的肠壁会包裹在拉钩上,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并且现有的器械在手术中暴露的深度均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进行直肠手术操作、直肠异物取出的直肠牵开器。
本发明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直肠牵开器,包括通过转轴相互转动安装的右钳柄和左钳柄、固定于转轴上的支撑板、水平固定于支撑板上的固定板、分别安装于右钳柄和左钳柄上的左叶板和右叶板,所述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构成三棱台结构,其前端开口尺寸小于尾端开口尺寸,所述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的边角均为圆角。
为了更加贴合肠壁结构以及减少插入过程对肠道的损伤,上述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横截面为弧形结构。
为了增大开口尺寸,上述右叶板和左叶板内部沿板宽方向设置有滑槽,右滑板和左滑板分别滑动安装于右叶板和左叶板内的滑槽中,所述右滑板和左滑板外端分别安装有推拉块。
为了实现照明功能,上述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头端镶嵌安装有若干LED灯珠。
为了实现钳抦自动复位,上述右钳柄和左钳柄之间安装有弹簧。
为了实现开口尺寸固定,还包括水平安装于右钳抦上的固定臂Ⅱ以及水平安装于左钳抦上的固定臂Ⅰ,所述固定臂Ⅰ和固定臂Ⅱ上设置有若干卡齿,当捏动右钳抦和左钳抦时,固定臂Ⅱ和固定臂Ⅰ尚的卡齿相互咬合。
为了避免与坐骨结节干涉,上述右钳柄和左钳柄与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35°。
为了达到最优效果,上述固定板宽度为6mm,其长度为7cm,所述左叶板和右叶板的宽度均为2cm,其长度为7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手术时将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插入直肠中,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的边角均为圆角可以防止在插入时损伤患者直肠,提高了安全性。插入后固定板始终保持固定位置,捏动右钳柄和左钳柄可以使左叶板和右叶板向外张开,从而在开口处即可实施手术,或者利用本直肠牵开器撑开肛门将异物取出。由于固定板、左叶板和右叶板在端部不形成闭合,因此相对于二叶镜,本直肠牵开器有三个支撑面,并且左叶板和右叶板张开后其开口尺寸大,方便手术缝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卡齿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右钳柄 2.右滑板 3.固定板 4.右叶板 5.LED灯珠 6.左钳柄 7.左滑板 8.推拉块 9.左叶板 10.支撑板 11.转轴 12.弹簧 13.固定臂Ⅰ 14.固定臂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直肠牵开器,包括通过转轴11相互转动安装的右钳柄1和左钳柄6、固定于转轴11上的支撑板10、水平固定于支撑板10上的固定板3、分别安装于右钳柄1和左钳柄6上的左叶板9和右叶板4。手术时将固定板3、左叶板9和右叶板4插入直肠中,由于固定板3、左叶板9和右叶板4构成三棱台结构,其前端开口尺寸小于尾端开口尺寸,因此方便插入,固定板3、左叶板9和右叶板4的边角均为圆角可以防止在插入时损伤患者直肠,提高了安全性。插入后固定板3始终保持固定位置,捏动右钳柄1和左钳柄6可以使左叶板9和右叶板4向外张开,从而在开口处即可实施手术,或者利用本直肠牵开器撑开肛门将异物取出。由于固定板3、左叶板9和右叶板4在端部不形成闭合,因此相对于二叶镜,本直肠牵开器有三个支撑面,并且左叶板9和右叶板4张开后其开口尺寸大,方便手术缝合。固定板3、左叶板9和右叶板4的横截面可以为弧形结构,从而使其更加圆滑,在插入过程中减少对肠壁的摩擦,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树田,未经郭树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