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704.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3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丁贞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87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水污染 多级 处理 净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污染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收纳垃圾的量越来越多,垃圾场也越来越多,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垃圾渗透液污染地下水的事情发生,这些问题不断加剧,使得本就不多的地下水,能被人直接使用的变得更少。垃圾渗透液中主要是氨氮和卤代烃的含量比较高,成为了污染地下水的主要因素,现有的处理系统主要由水里隔离技术、化学处理和真空抽提等,运行费用高,结构复杂,但是仍达不到很理想的处理效果,地下水还需要进一步净化才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曝气生物流化池、过滤池和反应池,抽提管连通至抽提井的底部,抽提管在地表连接到抽提泵上,抽提泵通过管路连接到曝气生物流化池,反应池通过输送管与输送泵相连接,与输送泵另一端连接的排水管延伸至渗透渠内部,反应池内填充油填充料,填充料为发酵树皮和沙子的混合物,发酵树皮和沙子的体积比大于等于1:1。
进一步所述曝气生物流化池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内部填充油多空高分子填料为微生物的载体,载体使用的材料为聚氨酯海绵,过滤池上部种植有净水植物,净水植物采用的是根系发达的杨柳科植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针对了垃圾污染物渗透的地下水的成分特点,通过多级处理方法,能有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氨氮和卤代烃污染物,使地下水能够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多级处理净化工艺结构图。
符号说明:
1:曝气生物流化池2:过滤池3:反应池4:渗透渠
5:净水植物6:填充料7:载体8:抽提泵9:抽提管
10:管路11:抽提井12:输送管13:输送泵1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一种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曝气生物流化池1、过滤池2和反应池3,抽提管9连通至抽提井11的底部,抽提管9在地表连接到抽提泵8上,抽提泵8通过管路10连接到曝气生物流化池1,反应池3通过输送管12与输送泵13相连接,与输送泵13另一端连接的排水管14延伸至渗透渠4内部,反应池3内填充油填充料6,填充料6为发酵树皮和沙子的混合物,发酵树皮和沙子的体积比大于等于1:1。
进一步所述曝气生物流化池1底部设置有微孔曝气系统,内部填充油多空高分子填料为微生物的载体7,载体7使用的材料为聚氨酯海绵,过滤池2上部种植有净水植物5,净水植物5采用的是根系发达的杨柳科植物。
工作时,在地下水受到氨氮或者卤代烃等污染物污染的区域,打一口抽提井11,地表的抽提泵8通过连通到抽提井11底部的抽提管9把被污染的地下水抽提到地表,并通过管路10把地下水送到曝气生物流化池1。曝气生物流化池1内的载体7上投放有复合微生物菌种,微生物在曝气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氧气,把氨氮污染物直接氧化为硝态氮,这个过程能够清除掉大部分的氨氮污染物。这时候还溶有很多氧气的地下水进入到过滤池2中,在好氧条件下,剩余的氨氮污染物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过滤池2上部种植有净水植物5,为根系发达的杨柳科植物,不仅能净化地下水,还能消耗掉水中的氧气,减少地下水中溶解的氧气,保证反应池3为厌氧环境。在厌氧环境的反应池3中,硝态氮完成反硝化作用,硝态氮还原成氮气,自行挥发出去,同时反应池3中的厌氧微生物,能够把卤代烃一类的氧化态污染物还原降解,发酵树皮中的有机质可作为电子给体,提高还原过程的速率。这样通过处理的地下水,被输送泵13通过输送管12输送到地表,再通过排水管14排放到渗透渠4内,这样就完成了一整个底下污染水处理的过程,简单有效,处理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仅对地下水污染多级处理净化工艺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任意变更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7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管理电子书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铝管表面犁沟装置及铝管表面犁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