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力可控的电磁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7685.7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姜静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风过旗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7/06 | 分类号: | F16D67/06;F16D13/75;F16D1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可控 电磁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传动力可控的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电磁离合器属于通用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印刷机械、包装机械、自动化设备和机床等领域,电磁离合器靠电磁铁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
目前常见的电磁离合器通过通断电控制离合器的启停,离合器的摩擦盘通过摩擦力带动从动摩擦盘旋转,从而将发动机的动能输出。现有电磁离合器通常将摩擦盘固定设置于旋转轴上,摩擦盘与从动摩擦盘之间的传动力不可调节,不同的机械对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之间的传动力要求不同,另外,随着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的磨损,两者之间的传动力减小,这将会直接导致机械运行不正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力可控的电磁离合器,该离合器能够调节从动摩擦盘在支撑轴在轴向的位置,从而调节摩擦盘和从动摩擦盘之间的传动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传动力可控的电磁离合器,包括基座、传动结构和止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摩擦盘、从动摩擦盘、支撑轴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摩擦盘和从动齿轮设置在支撑轴上;所述止动结构包括止动杆、拉杆、复位弹簧和电磁铁,所述止动杆中部铰接于基座上,一端设有钩头,另一端与拉杆一端铰接,拉杆另一端通过电磁铁吸拉在竖直方向移动,近钩头一端的止动杆和基座之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所述从动摩擦盘边缘设有与所述钩头配合的分度槽;其中,所述从动齿轮外侧设有可调节的压紧结构,包括压紧弹簧和调节螺母,所述支撑轴贯穿压紧弹簧,调节螺母设于压紧弹簧外侧的支撑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压紧结构设置在从动齿轮外侧,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就能调节从动齿轮和从动摩擦盘在支撑轴轴向的移动,从而控制从动摩擦盘与摩擦盘的传动力大小,从动摩擦盘向内移动并由压紧结构压紧,从动摩擦盘与摩擦盘的传动力增大,从动摩擦盘向外移动并由压紧结构压紧,从动摩擦盘与摩擦盘的传动力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盘上开设有散热孔,摩擦盘与从动摩擦盘摩擦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会降低两者的摩擦性能,设置的散热孔能及时地将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弹簧外围设有弹簧保护套,弹簧保护套能有效地防止环境中的异物附在压紧弹簧上,异物附着会降低压紧弹簧的压紧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动力可控的电磁离合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传动力可控的电磁离合器,包括基座1、传动结构和止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摩擦盘2、从动摩擦盘3、支撑轴4和从动齿轮7,所述从动摩擦盘3和从动齿轮7设置在支撑轴4上;所述止动结构包括止动杆8、拉杆9、复位弹簧10和电磁铁11,所述止动杆8中部铰接于基座1上,一端设有钩头81,另一端与拉杆9一端铰接,拉杆9另一端通过电磁铁11吸拉在竖直方向移动,近钩头81一端的止动杆8和基座1之间设置所述复位弹簧10,所述从动摩擦盘3边缘设有与所述钩头81配合的分度槽;其中,所述从动齿轮7外侧设有可调节的压紧结构,包括压紧弹簧5和调节螺母6,所述支撑轴4贯穿压紧弹簧5,调节螺母6设于压紧弹簧5外侧的支撑轴4上。
压紧结构设置在从动齿轮7外侧,通过旋转调节螺母6,就能调节从动齿轮7和从动摩擦盘3在支撑轴4轴向的移动,从而控制从动摩擦盘3与摩擦盘2的传动力大小,从动摩擦盘3向内移动并由压紧结构压紧,从动摩擦盘3与摩擦盘2的传动力增大,从动摩擦盘3向外移动并由压紧结构压紧,从动摩擦盘3与摩擦盘2的传动力减小。
所述摩擦盘2上开设有散热孔,摩擦盘2与从动摩擦盘3摩擦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会降低两者的摩擦性能,设置的散热孔能及时地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压紧弹簧5外围设有弹簧保护套,弹簧保护套能有效地防止环境中的异物附在压紧弹簧5上,异物附着会降低压紧弹簧5的压紧性能。
具体工作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风过旗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风过旗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的灯帽装配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差速器前壳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