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中厚板轧机生产厚度为5~8mm钢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603.9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6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董中波;邹德辉;郭斌;任池锦;王建立;黄海娥;吕国宝;程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板 轧机 生产 厚度 mm 钢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的轧制方法,具体地属于一种用中厚板轧机生产厚度为5~8mm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中厚钢板轧机而言,5~8mm钢板属于极限薄规格钢板。虽然中厚板轧机设计的钢板轧制规格一般为厚6~200mm,宽900~4100mm。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中厚板轧机在轧制8mm以下的钢板时会出现边浪、中浪、跑偏、叠钢以及轧废等诸多问题,导致钢板板形差,工艺命中率低,性能波动大且均匀性差。另外受制于坯料尺寸,5~8mm钢板只能采取倍尺轧制方式,造成钢板同板温差很大,性能不均匀,板形差。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厚板轧制极薄规格钢板过程中温降快,使钢板变形抗力增大,设备适应能力低下,导致轧制状态极不稳定。故目前中厚板企业一般很难进行此类规格钢板的批量生产。
长期以来,5~8mm薄规格钢板大多采用热连轧机组生产,以钢卷或开平板交货。但是相比中厚板轧机生产的钢板而言,热连轧薄规格钢板内应力大,且分布不均匀。而中厚板轧机生产的薄规格钢板内应力较小,分布相对均匀,是桥梁、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深加工的理想材料,正逐渐受到用户的广泛青睐。市场上有很多用户在订货时规定不能采用热连轧机组生产此类极薄规格钢板。但薄规格钢板一直是中厚板企业的瓶颈,能否生产极薄规格中厚钢板是衡量一个企业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市场需求也非常大,如桥梁、船板、特钢、压力容器等,一个重大工程涵盖很多规格,但是往往极薄规格钢板中厚板产线受制于设备能力和钢板板形却不能生产。因此,开发极薄规格钢板制造工艺技术,生产出极薄规格钢板,对中厚板企业的积极意义非常重大。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88015.8和201210523092.2的专利文献,分别公开了一种5mm钢板轧制工艺和一种6mm钢板轧制工艺,该两个专利文献均采用的是一火成材工艺,选用的坯料厚度较大,轧制道次较多。其存在的不足:温降增大,不利于钢板板形控制及温度控制;同时由于坯料尺寸较大,只能倍尺轧制,钢板宽度过宽,长度过长,温降快,使同板温度均匀性差,温差大,容易导致钢板瓢曲及性能不均。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89870.9的专利问下,其公开了一种2800mm双机架中厚板轧机极限规格钢板轧制工艺,同样该文献所披露的仍采用一火成材工艺,选用的坯料厚度较大,轧制道次较多,温降增大,不利于板形及温度控制,同时由于坯料尺寸较大,倍尺轧制,钢板宽度过宽,长度过长,温降快,同板温度均匀性差,温差大,容易导致钢板瓢曲及性能不均。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210189869.6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双机架中厚板轧机薄规格管线钢的生产工艺,该发明明确了是管线钢薄规格钢板的生产工艺,实际生产的钢板厚度在8~10mm。由于其精轧终轧温度较高,若不采用层流冷却系统,钢板晶粒较为粗大,对低温韧性不利。同样由于其采用的仍为较大尺寸的坯料,需要倍尺轧制,同样存在温降快,同板温度均匀性差,温差大,容易导致钢板瓢曲及性能不均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薄规格钢板时出现的边浪、中浪、跑偏、叠钢以及轧废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采用两火成材工艺,使钢板不仅综合性能优良,而且板凸度及同板差小,同板温度均匀性好,板形良好的用中厚板轧机生产厚度为5~8mm钢板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用中厚板轧机生产厚度为5~8mm钢板的方法,其步骤:
1)将厚度为120~250mm的铸坯进行第一次加热,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160℃;
2)进行第一次轧制,控制其终轧温度不低于1000℃,轧制后的厚度控制在60~80mm;并按照用户要求进行切分;
3)对铸坯进行第二次加热,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60℃;
4)进行第二次轧制,控制粗轧的终轧温度不低于1050℃,轧制道次在2~4道次,厚度控制在25~40mm;
5)进行精轧,控制其开轧温度不低于980℃,终轧温度在780~880℃,轧制道次在6~8道次;
精轧模式为:钢板在30~40转/分钟下咬入,在60~80转/分钟下进行轧制,在30~40转/分钟下抛钢,在轧制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吹风降温;并矫直后待用。
其特征在于:在轧机的前、后进行吹气。
本发明中主要工序的作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两火成材工艺,能大大降低采用中厚板轧制生产极薄规格钢板的坯料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