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7576.5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9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芮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2 | 分类号: | H03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rfid 低频 信号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射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低频信号发生器长用到射频应答器内,目前市场上用到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大多存在着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和功耗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八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六电容、第一电感至第三电感、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可调电容和晶体振荡器,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可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为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解决了低频信号发生器大多存在着的电路结构复杂和功耗较大的问题,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RFID的低频信号发生器,包括第一电阻R1至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至第六电容C6、第一电感L1至第三电感L3、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可调电容CL和晶体振荡器SJT,电源电压输入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分别与晶体振荡器SJT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晶体振荡器SCJ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可调电容CL的第一端连接,可调电容CL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为信号输出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芮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芮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5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响与电脑同步开关电路
- 下一篇:用于无线路由器的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