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357.7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倩;刘铁成;毕耀坤;于今;柏龙;郭鹏;陈思宇;范秋垒;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卸 钻杆 采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煤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产量和消费量较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我国煤层厚度划分,厚度18~113m属于薄煤层,小于18m属于极薄煤层,我国薄与极薄煤层储量大,仅国有煤矿薄煤层储量比重就占20%左右,地方煤矿薄煤层储量比重更大,且分布广泛,局部集中,随着中厚煤层储量的日益减少,薄与极薄煤层的开采格外重要,但由于薄与极薄煤层开采作业空间小,工作条件恶劣,掘进率高,回采效率低,因此对采掘设备和技术的依赖较大。螺旋钻式采煤机是一种能够开采薄与极薄煤层、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采煤设备,能够实现无人工作面开采,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但现有技术中,螺旋钻式采煤机普遍采用单轨吊夹持、人工定位的方式装卸钻杆,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钻杆定位困难,而且极大的限制了采煤效率,造成薄与极薄煤层开采缓慢,单位时间内产量低的问题。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对钻杆组进行精确的定位,使钻杆装卸过程顺利进行,节约时耗,提高煤层开采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对钻杆组进行精确的定位,使钻杆装卸过程顺利进行,节约时耗,提高煤层开采效率。
本发明的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包括螺旋钻式采煤机和钻杆组自动装卸平台;所述钻杆组自动装卸平台包括底板、滑台、侧滑驱动装置和钻杆 组定位组件;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螺旋钻式采煤机的主机机架;所述滑台单自由度滑动连接于底板并通过所述侧滑驱动装置驱动往复滑动;所述钻杆组定位组件安装于滑台;
进一步,所述钻杆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连接于定位部分与滑台之间;所述定位部分由驱动部分驱动对钻杆组进行定位和退出定位;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所述前支撑板的边部设有用于对钻杆组前端进行支撑定位的前定位槽;所述后支撑板的边部设有用于对钻杆组后端进行支撑定位的后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驱动部分包括能够输出位移量的前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所述前驱动装置连接于前支撑板与滑台之间;所述后驱动装置连接于后支撑板与滑台之间;
进一步,所述前支撑板、前驱动装置与滑台三者之间以及后支撑板、后驱动装置与滑台三者之间均两两铰接形成平面连杆机构同时它们的铰轴均与滑台台面平行并与钻杆组定位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侧滑驱动装置、前驱动装置和后驱动装置均为油缸;所述前定位槽包括与钻杆组的钻杆和风筒一一对应设置的前钻杆槽和前风筒槽;所述后定位槽包括与钻杆组的钻杆和风筒一一对应设置的后钻杆槽和后风筒槽;所述前钻杆槽和后钻杆槽的槽壁上均设有用于对相应钻杆进行周向定位的楔形槽;所述前风筒槽和后风筒槽的槽壁上均设有用于对相应风筒进行周向定位的风筒周向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沿滑台滑动方向设有导向杆;所述滑台上固定有与导向杆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滑套;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支撑滑台并且与滑台滚动配合的滚轮组和用于至少限定滑台滑进极限位置的挡块;
进一步,所述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还包括激光定位组件;所述激光定位组件包括用于沿垂直于钻杆轴线的方向向螺旋钻式采煤机发射激光束并且可接收激光束的激光发射接收装置和固定于所述螺旋钻式采煤机的用于接收 激光束并进行反射的激光接收反射装置;
进一步,所述可自动装卸钻杆组的采煤系统还包括钻杆组运送组件;所述钻杆组运送组件包括人字形轨道、运送小车和龙门吊;所述人字形轨道的单轨端通至所述龙门吊,人字形轨道的双轨端通至钻杆组堆放处;所述运送小车用于装载钻杆组并沿人字形轨道移动;所述龙门吊用于将运送小车上的钻杆组吊装至钻杆组自动装卸平台;
进一步,所述螺旋钻式采煤机的各个钻杆与各钻头之间通过一个同步减速器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由钻杆和风筒组合构成的钻杆组放置于本发明的钻杆组自动装卸平台上定位后,能通过滑台送至螺旋钻式采煤机的主机主轴和已接钻杆组之间,控制主机推进便能完成钻杆组的装接,装接后滑台能退回原位置,进行下一组钻杆组的安装,逆向执行便可实现钻杆组的拆卸,可取代人工装卸,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能对钻杆组进行精确的定位,使钻杆装卸过程顺利进行,节约时耗,提高煤层开采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7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五面体数控机床加工转子类零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