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改性天然乳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6258.7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2 | 分类号: | C08L7/02;C08L5/00;C08L89/00;C08J5/18;C08J3/24;C08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赵永伟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普鲁兰 多糖 蛋白 改性 天然 乳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乳胶的改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改性天然乳胶的方法,属天然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
技术背景
天然乳胶是一种经生物合成、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用导管、医用手套及避孕套等产品中。但是天然乳胶因含不饱和双键,使其耐油性、耐老化性较差,其中的微量水溶性蛋白引起人体过敏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耐老化性、抗过敏性的天然乳胶的改性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改性天然乳胶的方法,步骤为:
(1) 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将氧化普鲁兰多糖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醇溶蛋白,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然后将冻干物置于30℃下加热30min,得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备用;
(2) 改性乳胶膜的制备:配制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水溶液,与天然乳胶液混合搅拌均匀,进行乳胶膜硫化处理,待乳液稳定无气泡后,于70℃下浇注成膜,得到改性乳胶膜。
优选的,醇溶蛋白为玉米醇溶蛋白或小麦醇溶蛋白;氧化普鲁兰多糖与醇溶蛋白的质量比为10:1-20:1;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的加入量为天然乳胶质量的1%-3%。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普鲁兰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与人体皮肤具有很好的亲和性。醇溶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氧化性。利用氧化的普鲁兰多糖与醇溶蛋白分子中的多种活性基团对天然乳胶中的蛋白质交联变性,降低水溶性蛋白溢出量,赋予改性乳胶膜抗过敏性。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改性天然乳胶的方法,步骤为:
(1) 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将20份氧化普鲁兰多糖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2份小麦醇溶蛋白,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然后将冻干物置于30℃下加热30min,得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备用;
(2) 改性乳胶膜的制备:将上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配制为水溶液,与2000份天然乳胶液混合搅拌均匀,进行乳胶膜硫化处理,待乳液稳定无气泡后,于70℃下浇注成膜,得到改性乳胶膜。以上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2:
一种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改性天然乳胶的方法,步骤为:
(1) 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将20份氧化普鲁兰多糖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2份玉米醇溶蛋白,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然后将冻干物置于30℃下加热30min,得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备用;
(2) 改性乳胶膜的制备:将上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配制为水溶液,与1500份天然乳胶液混合搅拌均匀,进行乳胶膜硫化处理,待乳液稳定无气泡后,于70℃下浇注成膜,得到改性乳胶膜。以上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3:
一种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改性天然乳胶的方法,步骤为:
(1) 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将20份氧化普鲁兰多糖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1份玉米醇溶蛋白,混合均匀后冷冻干燥,然后将冻干物置于30℃下加热30min,得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备用;
(2) 改性乳胶膜的制备:将上述氧化普鲁兰多糖-醇溶蛋白共价复合物配制为水溶液,与800份天然乳胶液混合搅拌均匀,进行乳胶膜硫化处理,待乳液稳定无气泡后,于70℃下浇注成膜,得到改性乳胶膜。以上均为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2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素 II 悬浮液、其制备及其形成的结构
- 下一篇:产生触发电弧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