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6142.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彭焱华;孙迎新;左晓栋;陈曼琳;杨晨;闵红华;吴文斌;汤友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12 | 分类号: | E05F1/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打开 关闭 闸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开关闭闸门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闸门装置为电动闸门居多,纯机械式闸门也会对打开角度有一定要求,现有的纯机械式闸门装置打开过程需要从前面打开当一般角度过大造成打开困难,或者安装和打开后占用的空间需要很大,不利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打开闸门高度,降低闸门打开需求空间的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包括闸门安装固定板和闸门转动板,闸门转动板的后端通过第一旋转轴以及扭簧与闸门安装固定板连接,闸门转动板的前端安装有二级带动轮轴和二级带动轮,在所述的闸门转动板的面对开门装置的一面固定安装有一级带动轮组件,所述的一级带动轮组件的结构是:一级带动轮支撑板的一端采用第二旋转轴和第三压缩扭簧铰接在一级带动轮安装板上,所述的一级带动轮支撑板的另一端采用一级带动轮轴安装有一级带动轮,所述的一级带动轮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闸门转动板上;一级带动轮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闸门转动板上并压住所述的一级带动轮支撑板,使所述的一级带动轮支撑板朝向所述的闸门转动板的前端并限制所述的一级带动轮支撑板倒向所述的闸门转动板的后端。
所述的一级带动轮限位板通过四个螺母固定在所述的闸门转动板上。
所述的一级带动轮安装板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闸门转动板上。
两个所述的一级带动轮穿插在所述的一级带动轮轴上。
二级带动轮轴加强板通过螺母固定在所述的闸门转动板上,所述的二级带动轮轴穿插安装在所述的二级带动轮轴加强板上。
采用此技术方案的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闸门装置通过螺钉将闸门安装固定板固定在所需安装位置,当有物体从后部接触到一级带动轮并往前行进时,物体接触面带动一级带动轮向下运动,而一级带动轮限位板限制一级带动轮绕第二旋转轴向下旋转,从而带动闸门转动板绕第一旋转轴向下旋转,当旋转到闸门转动板上的二级带动轮接触到物体时,需要通过计算让一级带动轮离开物体,而让二级带动轮带动闸门转动板绕第一旋转轴向下转动,进一步打开闸门;当旋转到一级带动轮触碰到其他固定物体时,一级带动轮组件回停止下转,当闸门转动板和一级带动轮支撑板之间会相对绕第二旋转轴转动,直到达到闸门转动板和一级带动轮支撑板夹角为0度,闸门也达到了其最大打开角度。当闸门转动板和一级带动轮支撑板之间夹角为0度时,也是此闸门装置占用空间最小情况,从而达到了节省空间的目的。闸门转动板与闸门安装固定板之间角度可以通过压缩扭簧、扭簧绕第一旋转轴转动来调节,最大安装角度为180度。一级带动轮安装板与一级带动轮支撑板之间角度可以通过第三压缩扭簧绕第二旋转轴转动来调节,当一级带动轮组件安装在闸门转动板后,闸门转动板与一级带动轮支撑板之间第二旋转轴转动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性高和安装空间小的特点。
1、闸门安装固定板通过3颗M4螺钉安装,使其安装及拆卸方便;
2、通过一级带动轮支撑板的长度及角度变化能调节闸门触碰位置与第一旋转轴的角度和高度,使可打开闸门物体的高度要求范围扩大,使其装置适用性广泛;
3、一级带动轮组件通过第二旋转轴和第三扭簧连接,使一级带动轮支撑板可相对闸门转动板转动且达到相对夹角为0度,让闸门需求的空间达到最小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纯机械式闸门装置打开过程需要从前面打开当一般角度过大造成打开困难,从闸门后增加一个角度的带动轮,降低打开闸门过高的难度,且带动轮结构旋转可以转为和闸门直线收藏,大大降低了需求空间,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打开关闭闸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闸门转动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级带动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循环机芯带动轮行走板刚触碰一级带动轮时示意图。
图5为循环机芯带动轮行走板脱离一级带动轮刚触碰二级带动轮时示意图。
图6为循环机芯推到终点时闸门装置收缩为直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电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1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