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观看环境变化调整视频编码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6122.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加忠;熊端;李榕;朱鹏飞;王冼;舒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164 | 分类号: | H04N19/164;H04N19/142;H04N19/124;H04N19/87;H04N19/147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观看 环境 变化 调整 视频 编码 质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编码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根据观看环境变化的视频编码质量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视频编解码器采用消除空间和时间上的统计冗余来实现信息量的压缩。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比而不牺牲视觉系统能察觉到的质量,应该更好地利用视频内容中的视觉冗余。这种视觉冗余的存在是因为人类视觉系统(HVS)的非线性特性。而在移动设备上的视频应用与传统的视频观看存在两方面的区别。首先,在显示屏尺寸和亮度方面,移动设备显示屏和电视或者电脑显示器不同,即使是移动设备之间也相当的不一样,比如平板电脑和手机相比通常具有较大的显示屏,或者不同的手机的分辨率也会不同。其次,移动设备在观看视频时会处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观看近距离、外部光线和观看者身体的晃动(移动),这些都对观看者的感知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由于观看设备和环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室内模式,依赖于传统JND(恰好能感知到的差别或失真)方法的观看条件将不再能够产生高的视觉质量或者有效的带宽利用。因此,面向处理移动设备的视频编码与传输应区别于传统设备,以便实现移动观看环境下最佳体验质量与带宽利用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根据观看环境变化的视频编码质 量调整方法,其利用手机上配置的传感器收集观看视频时的环境参数,作为改变服务器的视频编码质量与网络的视频流量的依据,从而动态调整视频流质量(码率和峰值信噪比PSNR),以最好地匹配当前的观看场景。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根据观看环境变化调整视频编码质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视频服务器通过网络传输协议接收移动设备获取的由移动设备携带的传感器采集的多种环境参数;
(2)视频服务器分析接收到的多种环境参数,并估测当前的观看环境状态;
(3)视频服务器根据估测的观看环境状态动态改变视频编码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动态调整视频流质量(码率和峰值信噪比PSNR),可最好地匹配当前的观看场景,以及提高带宽的利用效率,并提高视觉质量与体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视频服务器工作流程;
图2编码质量调整策略;
图3当前帧量化参数预测;
图4根据对PSNR值和观看环境的级别值调整量化参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启动视频服务器采集视频源,可以使用本地文件或者通过摄像头获取实时视频内容,将视频源进行编码。
视频服务器得到手机采集到的环境参数之后,需要根据参数变化动态地改变视频的编码质量。达到“质量—流量”的优化。环境越稳定,视频质量越好比特率越高。而观看环境条件较差的时候,人对于视频质量的要求较低,从而可以降低视频质量,减少流量。
具体而言,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根据传感器参数指定观看环境级别
如图2所示,在编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参数作为视频数据量化的一个参考,动态地改变编码质量,使视频质量随观看环境而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6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