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导轨式井下钻口灭尘装置固定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5559.8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晟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井下 钻口灭尘 装置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涉及正式开采前预抽采瓦斯通道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导轨式井下钻口灭尘装置固定架。
背景技术
煤矿是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其开采行业也属于高度危险的行业。若发生瓦斯、粉尘事故,不仅会严重破坏生产环境,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给人民、企业、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实现安全采掘,通常情况下,采掘前首先要布置专用瓦斯抽采坑道,采用坑道钻机施工抽采钻孔提前实施瓦斯抽采,待抽采达标后,方能开始采掘煤炭。由于在使用坑道钻机布置瓦斯抽采坑道的过程中,钻机施钻过程会在井下狭小的空间内产生大量的粉尘。如果粉尘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工作环境极度恶化,重者将使施工中断。为了保证抽采坑道布置的效率,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了于施钻口通过负压装置抽吸粉尘的技术。通过负压装置将粉尘、瓦斯抽吸入装置中,再通过喷水灭尘处理,达到改善工作环境的目的。
由于是采用抽吸的方式收集粉尘,所以装置的方向性对抽吸效果影响较大。由于没有可以灵活调节的灭尘装置抽吸口的固定装置,所以现有通过抽吸的方式灭尘的技术一直未取得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矿井粉尘灭尘装置抽吸口的固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导轨式井下钻口灭尘装置固定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双导轨式井下钻口灭尘装置固定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井下灭尘装置包括用于吸入粉尘的抽吸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支架主体上的竖直导轨和水平导轨,竖直导轨和水平导轨包括能分别相对于支架主体竖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自由轨,竖直导轨和水平导轨与各自自由轨之间具有锁紧机构,用于固定自由轨;竖直导轨的自由轨上具有抽吸口固定主架,水平导轨的自由轨上具有抽吸口固定副架,主架用于固定灭尘装置抽吸口,副架用于支撑灭尘装置抽吸口以辅助固定;调节自由轨在导轨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抽吸口的高度和抽吸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四条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包括高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支脚高度。
进一步的,四条支脚的高度调节机构之间互不影响。
进一步的,抽吸口固定主架上包括锁紧螺钉,用于固定抽吸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井下钻口灭尘装置固定架设置主架和副架结构使抽吸口固定更稳定;设置的双导轨结构使得抽吸口的角度调节范围更宽,灵活性更大。独立调节的四个支脚使得支架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地形环境,保证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导轨式井下钻口灭尘装置固定架,其中井下灭尘装置包括用于吸入粉尘的抽吸口。固定架包括支架主体1,还包括固定于支架主体上的竖直导轨2和水平导轨5,竖直导轨2和水平导轨5包括能分别相对于支架主体竖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自由轨,竖直导轨和水平导轨与各自自由轨之间具有锁紧机构,用于固定自由轨;竖直导轨的自由轨上具有抽吸口固定主架3,水平导轨的自由轨上具有抽吸口固定副架6,主架用于固定灭尘装置抽吸口,副架用于支撑灭尘装置抽吸口以辅助固定;调节自由轨在导轨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抽吸口的高度和抽吸角度。
上述支架主体包括四条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包括高度调节机构9,用于调节支脚高度。优选的,四条支脚的高度调节机构之间互不影响。抽吸口固定主架上包括锁紧螺钉7,用于固定抽吸口。锁紧螺钉设置于主架的夹具4上。
为了增强支架主体的稳定性,在支架榀间还设置有加强杆8。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晟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晟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5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纳米晶铜管材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玻璃附件的表面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