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缫丝机理绪排蛹水流循环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5454.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戚文兴;江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缫丝 机理 绪排蛹 水流 循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缫丝机理绪排蛹水流循环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缫丝过程中,索绪和理绪是两个重要的有绪茧准备过程,索绪锅中的水温高于理绪锅中的水温。
在缫丝过程中,当煮熟茧的茧丝被缫丝时卷绕后余下带有薄皮的蛹衬,通常会通过分离机分离后作为副产品排出,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蛹衬不能完全被分离,带入到索绪锅和理绪锅后,蛹衬表面的茧丝会进一步因索绪和理绪而被卷绕,使得这些蛹衬或全部无茧丝的蛹体从提升斗的开孔面板漏入到提升斗座内,如果这些蛹衬和蛹体不及时清除,泡在温水中会浸出蛹酸。
对于理绪锅中的汤水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均匀措施,如果发生上述浸出蛹酸情况时,在其汤水中会发生因蛹酸未能及时稀释分散而局部浓度过高,蛹酸对丝胶具有收敛作用,从而使得茧子内层落绪增多、解舒下降、类吊增多,对缫丝的产、质量均会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缫丝机理绪排蛹水流循环方法,能通过环保节能节水的措施一举两得地解决理绪锅内汤水均匀、及时排出理绪锅内的蛹衬和蛹体,减少蛹衬和蛹体对缫丝的产、质量的影响。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缫丝机理绪排蛹水流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利用对理绪锅中蛹衬和蛹体聚集处的水施压,将理绪锅中的蛹衬和蛹体压入理绪锅的底部管道冲走,冲蛹衬和蛹体的水在蛹衬和蛹体被滤出后,依靠重力送入底部水箱,再由循环水泵将其送入回流分配压力水箱,回流分配压力水箱有两路输出,一路连到所述底部管道,用作冲蛹衬和蛹体之用,另一路回至理绪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自动缫丝机理绪排蛹水流循环装置。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理绪排蛹水流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部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包括蛹衬和蛹体冲出管、排蛹管、回流管、提升回流管、第一循环连接管和第二循环连接管,在循环路线上还设置有溢蛹池、蛹水分离箱、底部水箱、回流分配压力水箱,理绪锅在和索绪锅邻接部位底部设置蛹衬和蛹体排出口,并在蛹衬和蛹体排出口的上方的提升斗内部设置压水活门;
所述蛹衬和蛹体冲出管的进口端接所述蛹衬和蛹体排出口,出口端处在溢蛹池中,所述蛹衬和蛹体冲出管的出口端与理绪锅的水位基本持平;
所述排蛹管的进口端接溢蛹池的底部出口,所述排蛹管的出口端与蛹水分离箱的上部进口相接,所述蛹水分离箱的设置位置低于溢蛹池;
所述回流管连在蛹水分离箱的排水口和底部水箱的进水口之间;
所述提升回流管连在底部水箱和回流分配压力水箱之间,且提升回流管连接有循环水泵;
所述第一循环连接管连在回流分配压力水箱、蛹衬和蛹体冲出管之间,且在第一循环连接管上连接电磁阀;
所述第二循环连接管连在回流分配压力水箱和理绪锅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理绪锅在和索绪锅邻接部位设置可升降的提升斗,且提升斗的斗面具有可漏下蛹衬和蛹体的筛孔,提升斗的斗面倾斜,在理绪锅这一侧高,在索绪锅这一侧低;在提升斗的内部设置所述活门,所述活门铰接在所述提升斗内,所述理绪锅对应可升降的提升斗设置提升斗座,所述蛹衬和蛹体排出口设置在所述提升斗座底部。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结合理绪锅排蛹,采用大小两个环路的循环水流,既帮助理绪锅排蛹又能使得理绪锅内的水得到循环均匀,采用综合手段降低理绪锅内的蛹酸,提高缫丝的产、质量,并且本发明的水的运行为封闭式回路,在环保节能节水的同时,实现了排蛹和均匀理绪锅内的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位及编号:索绪锅1、无绪茧2、索理绪锅隔板3、蛹衬和蛹体4、提升斗杆5、提升斗6、活门7、理绪锅8、蛹衬和蛹体冲出管9、电磁阀10、第二循环连接管11、第一循环连接管12、回流分配压力水箱13、提升回流管14、循环水泵15、提升斗座16、底部水箱17、单向阀18、回流管19、盛蛹桶20、蛹水分离板21、蛹水分离箱22、排蛹管23、溢蛹池24、溢蛹口25、斗面60、蛹衬和蛹体排出口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5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茶紧压茶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 下一篇:一种苹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