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5065.X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解清杰;叶丹;蒋志辉;姚一凡;袁广娇;黄晓龙;周清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苯 污染 土壤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的卤代芳烃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重要的溴代阻燃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和日用产品中。具有环境持久性、远距离传输、生物可累积性及对生物和人体具有毒害效应等特性,其健康危害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全球每年的用量超过67000吨,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PBDEs不仅在多种环境样品中均有检出,在人体样品内的含量也以指数增长的方式提高了100倍。近年来,我国广东贵屿、浙江台州等地的电子垃圾回收场地均发现了受到高浓度水平PBDEs污染的土壤。
目前对PBDE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降解和生物处理上,但是光降解反应速率较慢,如用紫外作为光源将增加处理成本,不适于工程应用,光解过程还会生成多溴二苯并呋喃(PBDFs) 的二噁英类剧毒致癌物。同时PBDEs对微生物具有毒性和抑制作用,单独依靠生物法降解,所需时间较长,且很难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因此开发出一种环保高效的修复处理方法和相配套的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于其他处理多溴联苯醚的专利,如CN 101461989 A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溶结合UV技术的办法来降解土壤中的多溴联苯醚中,需要对表面活性剂回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且处理成本高;CN 101733272 A利用多孔菌对十溴联苯醚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中,操作步骤繁琐,处理时间长,本方法更适用于对土壤中的多溴联苯醚进行处理,适用于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使污染土壤得到高效快速的修复。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
将污染土壤经过分选去除树叶、根、石块后进入粉碎机,经粉碎后,使得污染土壤粒度为10mm,经破碎后的污染土壤通过滚筒筛,筛下物再通过球磨机研磨,未通过筛子的污染土壤经过破碎后再过筛,最终获得粒度小于200目的污染土壤颗粒;
(2) 序批式修复
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染土壤从进料口加入序批式修复系统的电化学修复池中,加入水、表面活性剂、电解质、酸,调整土壤含水率为60%~80%,土壤体系的pH值为3~4,控制电压为15V,电流为100mA,反应6h后,污染土壤在电场的作用下富集到电极处,再与阳极电极氧化剂投加管投加的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
(3) 干化
氧化修复后的土壤进入干化系统,干化系统由干化器与污水收集管组成,干化时间为2~10分钟,经过干化后氧化修复后污染土壤的含水率从85%下降到12%以下。
在所述预处理步骤中采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分选机对污染土壤进行分选。所述粉碎机为PC锤式破碎机。
在所述干化步骤中收集到的污水回流至序批式污染土壤修复装置中,补充反应需要的水分。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其投加量为0.006g/g。
所述电解质为NaCl,投加量为0.006g/g。
所述氧化剂为Fenton试剂,浓度为0.70-0.75mg/L,投加量为5mL/g。
所述酸为HCl,调节土壤pH值。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的优点,污染物富集和降解同时实现,适用于工程应用,在电子垃圾回收场地受PBDES污染土壤的修复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中的序批式修复系统中添加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极大的促进了土壤吸附态PBDEs的解吸,有利于后续的电动富集。
3、本发明中的序批式修复装置将污染土壤快速、高效的富集到电极处,易于集中、高效处理。
4、将氧化剂投加管设置在两个电极中间,解决了土壤修复中氧化剂易流失的缺点,集中在电极附近反应去除污染物,提高了该方法的处理效果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溴联苯醚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50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