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发光金纳米簇检测米托蒽醌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44623.0 申请日: 2013-11-06
公开(公告)号: CN103575715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冯大千;刘国良;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 盐城工学院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韩朝晖
地址: 224000***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发光 纳米 检测 米托蒽醌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米托蒽醌药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水溶性发光纳米金簇的生物传感荧光检测抗癌药物米托蒽醌新方法。

背景技术

 米托蒽醌是正在被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属于蒽醌类抗癌药物,其对多数恶性肿瘤均有显著的临床功效[参见:Thackery, Ellen. The Gale Encyclopedia of Cancer: L-Z. Detroit: Thomson Gale. 2002, pp: 708-710.],对该药物的定量测定有助于临床医学诊断。当前,蒽醌类抗癌药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HPLC-MS联用法,而光谱分析研究很少,且仅有的荧光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大都有缺陷例如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因此,寻找新的高灵敏、高选择性、简便、快速的光谱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分析化学》2012年12月8卷12期中《米托蒽醌在金电极上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报道了一种利用金电极检测米托蒽醌的方法,其实验方法为步骤一:金电极的处理, 将金电极用Al2O3粉抛光,在无水乙醇、丙酮和纯水中分别超声洗涤5 min, 并重复3次,然后进行电化学活化处理(即在0. 5 mol/L H2SO4 中于-0.3~1.5 V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伏安(CV) 扫描),直到获得稳定的循环伏安响应;步骤二循环伏安(CV)实验  先将金电极在BR缓冲溶液中进行多次循环伏安扫描(扫描范围为-0.5~1.6 V)直至获得稳定的循环伏安曲线,然后加入适量米托蒽醌标准溶液,搅拌1 min,通氮除氧2 min后放入电极,等待4 min, 在-0.5~1.6 V电位范围内以80 mV/s的扫描速率进行循环伏安扫描。每次测定完后,将电极用二次蒸馏水冲洗,并在空白底液中循环伏安扫描至电流稳定,以除去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物质,达到活化电极的目的,实验表明,米托蒽醌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9~1.0×10-8 mol/L、1.0×10-8~1.0×10-7 mol/L、1.0×10-7~1.0×10-6 mol/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分别为y=1.2421x + 0.5639, r=0.9906; y=1.6952x + 10.3, r=0.9998; y=3.7636x + 23.575, r=0.9994。检出限可达5.6×10-10 mol/L;对1.0×10-7 mol/L的米托蒽醌平行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

发明内容

近年来,贵金属纳米簇正在逐步成为可替代传统荧光基团的新型的荧光探针而备受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超小尺寸、高量子产量、光稳定性、无毒等特性[参见:Zheng J.,Nicovich P. R.,Dickson R. M. Annu. Rev. Phys. Chem., 2007, 58, 409-431.]。尤其是以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作为模板合成出的具有水溶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发光的金纳米簇吸引了相当广泛的关注 [参见:Wei H., Wang Z., Yang L., Tian S., Hou C., Lu Y. Analyst,2010,135, 1406-1410.]。迄今为止,利用BSA为模板合成的荧光纳米金簇测定米托蒽醌的工作尚未见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水溶性发光纳米金簇的生物传感荧光检测抗癌药物米托蒽醌新方法,以解决现有检测米托蒽醌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发光金纳米簇检测米托蒽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金纳米簇,在469nm波长光的激发下,测定金纳米簇在619nm波长处的荧光强度,记为F0;步骤二,在步骤一中加入不同质量米托蒽醌后,测定含有不同浓度米托蒽醌的金纳米簇在469nm波长光激发下,在619 nm波长处的荧光强度,记为F根据加入不同质量米托蒽醌后,荧光强度的变化值,计算出加入米托蒽醌前后金纳米簇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米托蒽醌浓度的线性关系;步骤三,将待测样品加入金纳米簇中,测试其加入前后在469nm波长光的激发下,在619nm波长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值,根据步骤二得到的线性关系,计算出加入米托蒽醌的质量或浓度。

所述荧光强度测试时仪器的狭缝宽度设定为5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4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