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的电子书包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3943.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4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姬志刚;程学勇;贾海亮;王亚涛;姬志强;李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志刚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5 河北省邯郸市雪驰路4***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统 课堂 无缝 对接 电子 书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书包,尤其是一种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的电子书包。
背景技术
目前,纸质书籍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消耗巨大的教辅类书籍,不仅浪费了大量纸张和印刷成本,动辄重达十几乃至几十斤的书包已使青少年们不堪重负,再加上各类体量巨大的工具书,背上书包上学堂早已难成乐事,而现有的电子书包为掌上电脑的变种,样式各异,功能花哨,不仅无助于提升教学质量,甚至还新增了一系列问题,如普通屏幕的反光影响视力、类似于计算机的操作方式影响体格和肌肉、花哨的样式和功能影响注意力而破坏思维连贯性导致思维碎片化、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过度灌输标准知识影响独立思考能力、键盘输入或手写标准字影响书写能力等,不一而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的电子书包,将传统书包轻型化,将传统书籍电子化,并使之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又便于推广,还避免了现有电子书包产品带来的副作用,且减轻了教育的经济负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的电子书包,主要包括主机、连接保护套、电子书写纸和磁笔,所述电子书写纸由数据线与所述主机连接。
所述主机上装有材质为E-ink或SiPix的显示屏,并采用TF卡作为外存储器。
所述连接保护套将所述主机和所述电子书写纸连接在一起,并当收起电子书包时起包装保护作用。
所述连接保护套上在所述主机与所述电子书写纸之间设有磁笔套,为所述磁笔的寄存位。
所述显示屏为触摸屏,主要面向功能操作,可以进行系统设置、选择书籍、翻页、标记等操作。
所述电子书写纸可以整页记录所述磁笔笔迹,笔迹寄存在所述主机中的存储器内,书写完毕后可保存或不保存并一键清空再次使用。
所述主机内安装操作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多媒体通讯,班级管理,考勤管理,书籍下载、展开,翻页、跳页,标记,作业发布,习题选择,作业保存、提交、接收,批阅、发还,笔记保存、分享,算式计算,点读等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书包轻型化,将传统书籍电子化,通过不改变传统书包和书籍的使用功能使之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还不影响注意力、不破坏思维连贯性、不影响阅读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又便于推广,通过选用电子纸材质的显示屏幕,避免了背光对视力的影响,通过电子书写纸的设计避免了对书写能力的影响,通过电子书籍的使用避免了年年买书或使用昂贵的掌上电脑的问题,减轻了教育的经济负担,通过选用TF卡作为外存储器,便于保护使用者个人数据及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随时立即切换备用设备,而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磁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与传统课堂无缝对接的电子书包由主机1、连接保护套2、电子书写纸3和磁笔4组成,所述电子书写纸3由数据线与所述主机1连接,所述主机1上装有材质为E-ink或SiPix的电子纸显示屏5,并采用TF卡作为外存储器,所述连接保护套2将所述主机1和所述电子书写纸3连接在一起,并当收起电子书包时起包装保护作用,所述连接保护套2上在所述主机1与所述电子书写纸3之间设有磁笔套6,为所述磁笔4的寄存位,所述电子纸显示屏5为触摸屏,主要面向功能操作,可以进行系统设置、选择书籍、翻页、标记等操作,所述电子书写纸3可以整页记录所述磁笔4笔迹,笔迹寄存在所述主机1中的存储器内,书写完毕后可保存或不保存并一键清空再次使用,所述主机1内安装操作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管理,多媒体通讯,班级管理,考勤管理,书籍下载、展开,翻页、跳页,标记,作业发布,习题选择,作业保存、提交、接收,批阅、发还,笔记保存、分享,算式计算,点读等功能。
下载并存储好电子课本后,只需开机、选书、展开翻页即可阅读学习,做练习或作业只需一键打开练习本,按照用铅笔写字的方式用所述磁笔在所述电子书写纸上写字即可,书写完毕电子书包默认保存原笔迹内容,需换页或重写时只需一键换页或重写即可,提交作业只需一键提交即可,发回作业只需一键查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志刚,未经姬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9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