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笼式脱料管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3472.7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笼式脱料管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的一种模具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笼式脱料管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制造行业中,有许多零件是采用挤压成型来制造的,需要用到挤压模具,加工完成的零件需要从模具中推出,目前,使用的顶出机构多采用三针退料推出导管的方式,这种方式对生产产品的长度有限制,在生产的时候要加上拉伸冲棒的长度一般在125mm左右,模具只能生产长度在45mm左右的产品,这样在机床模腔有限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品长度不够,将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推出导管在使用的时候,一个推出导管只能适用在加工一种长度零件的模具上;而拉伸冲棒一般采用造价较高的硬质合金制造而成,拉伸冲棒较长,造成整个模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笼式脱料管的模具结构,它能够提高机床模腔的加工长度,适用于多种长度并且降低了模具造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笼式脱料管的模具结构,包括冲模和凹模,所述的凹模包括模套,在模套内上部设有浮动合金模,在模套内下部设有后垫,后垫通过丝盘固定在模套上,所述的浮动合金模内设有拉伸冲棒,所述的浮动合金模与后垫之间设有弹簧体以及弹簧,弹簧体为环状体,弹簧贯穿弹簧体并均匀分布在弹簧体的环上,所述的拉伸冲棒的底部固定在后垫上,在拉伸冲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可滑动的笼式脱料管,所述的笼式脱料管贯穿后垫与固定垫块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笼式脱料管的连接,所述的笼式脱料管包括一管状体,在管状体底部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出固定端且至少两个,在固定端上设有固定销孔;所述的固定垫块的端面上设有贯穿固定垫块的槽孔,槽孔的数量与固定端的数量一致,固定垫块的柱面上设有固定销孔;固定端插接在槽孔内。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端的数量为4个且相对于轴芯均匀分布,槽孔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笼式脱料管与拉伸冲棒紧密配合,所述的拉伸冲棒包括一头部和一杆部,所述的头部的柱面上开设有与固定端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模套上部内侧设有第一台阶与浮动合金模上设有的第二台阶相配合;所述的模套的中部内侧设有第三台阶与弹簧体端部相配合。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弹簧体与后垫之间设有中垫。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弹簧至少两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通过笼式脱料管结构能够增加机床模腔的加工长度,可以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更长的零件,节省购买机床的费用;一个笼式脱料管可以用于制造不同长度的零件,节省资源;拉伸冲棒的长度变小,能够减少硬质合金的使用,降低整个模具的造价,节省企业的开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笼式脱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固定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拉伸冲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冲模; 2、模套; 3、浮动合金模; 4、弹簧体; 5、弹簧; 6、中垫; 7、后垫; 8、丝盘; 9、笼式脱料管; 10、固定销; 11、固定垫块; 12、拉伸冲棒; 13、第三台阶; 14、第二台阶; 15、第一台阶; 91、管状件; 92、固定端; 93、112、固定销孔; 111、槽孔; 121、杆部; 122、头部; 12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笼式脱料管的模具结构,包括冲模1和凹模,所述的凹模包括模套2,在模套2内上部设有浮动合金模3,在模套2内下部设有后垫7,后垫7通过丝盘8固定在模套2上,所述的浮动合金模3内设有拉伸冲棒12,所述的浮动合金模3与后垫7之间设有弹簧体4以及弹簧5,弹簧体4为环状体,弹簧5贯穿弹簧体4并均匀分布在弹簧体4的环上,所述的拉伸冲棒12的底部固定在后垫7上,在拉伸冲棒12的外圆周面上设有一可滑动的笼式脱料管9,所述的笼式脱料管9贯穿后垫7与固定垫块11连接;所述的模套2上部内侧设有第一台阶15与浮动合金模3上设有的第二台阶14相配合;所述的模套2的中部内侧设有第三台阶13与弹簧体4端部相配合;所述的弹簧体4与后垫7之间设有中垫6;所述的弹簧5为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4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活性益生菌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胃管转换冲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