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会所专用智慧能源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3252.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巢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民强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所 专用 智慧 能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所专用智慧能源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以冷热量平衡为核心,整合地热能、太阳能、空气能、水能、天然气、风能等多种能源,运用热平衡、能量转换、能量循环、冷热回收、蓄能、智能控制等新技术、新设备对其进行智能平衡控制,达到能源的循环往复利用,一体化满足会所制冷采暖、热水、冷冻冷藏、蒸汽烹饪等多种功能需求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所的项目不断得到改进、创新、应用和推广,涉及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所的社交环境大受欢迎并逐渐流行开来,发展到今天的全球俱乐部景象时,会所已经成为中产阶级和相同社会阶层人士的聚会、休闲场所,而“会所”的会员身份,也演变成财富的象征与身份标签。由于会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关系,就必须有与其所匹配的硬件条件,相对而言会所的能源需求量也要随之增加。据统计会所的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是一般公共建筑的2倍,具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在国家推行节能环保社会的前提下,会所应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努力使用新能源,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逐步形成高效循环的能源利用模式。到2015年,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提高到4.5%,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亿吨以上。到2015年,我国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节能服务业总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因此,使用新能源,节约能源、采用新型高效的利用方式已成为节能环保的关键。
传统制冷或制热系统都只对冷量或热量进行了单向的利用,在制冷时,热源侧的热量通过空气散热器或水路循环排放到空气、水体或土壤,此部分热量不仅未得到有效利用还消耗能源排放;在制热时,冷源侧的冷量通过空气散冷器或水路循环排放到空气、水体或土壤中,此部分冷量不仅未得到有效利用也消耗能源排放。往往在热量有多或冷量有多的地方,却在继续投资开发利用热量或冷量。如能有效平衡利用流失的能量,同时将冷热量应用于会所日常运作,可成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极大地降低会所的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所专用智慧能源系统,以实现冷热平衡循环及其调节,用热的同时生成冷,用冷的同时生成热,不断循环利用,当冷热用量不平衡时,通过其他能量调节转换,以满足会所系统冷热量的一体化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会所专用智慧能源系统,其能源平衡装置1输入侧分别与调节能量输入的冷量转换调节装置2、热量转换调节装置3、电能输入装置4连接;输出侧分别连接制冷蓄冷转换装置5和供暖蓄热转换装置6,制冷蓄冷转换装置5分别连接并联的保健室制冷末端20、棋牌室制冷末端21、休闲室制冷末端22、滑冰场末端23、冷冻冷藏末端24各末端装置,然后串联连接热回收循环装置7,再串联连接余热转换装置9,最后连接能源平衡装置1,形成往复循环的回路;供暖蓄热转换装置6分别连接并联的桑拿末端25、汗蒸保健末端26、室内采暖末端27、洗浴热水末端28、恒温泳池末端29、蒸汽烹饪末端30、烘干末端31各末端装置,然后串联连接冷回收循环装置8,再串联连接余冷转换装置10,最后连接能源平衡装置1形成往复循环的回路,对能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
上述能源平衡装置1采用热平衡机组和吸收式制冷/制热机组。
上述能源平衡装置1与制冷蓄冷转换装置5和供暖蓄热转换装置6;各末端装置;热回收循环装置7和冷回收循环装置8;余热转换装置9和余冷转换装置10依次循环连接。
上述冷量转换调节装置2分别与地热能采集系统、水能采集系统、空气能采集系统串联连接。
上述热量转换调节装置3分别与燃气能采集系统、风能采集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串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民强,未经巢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壁虎胶带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