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烘干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3112.7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万军;尹友中;姜方宁;张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16 | 分类号: | F26B25/16;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李翔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滚筒 | ||
1.一种烘干滚筒,该烘干滚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滚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的用于产生湍流的湍流发生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包括第一湍流发生器(3),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包括朝向所述筒体(1)的入口的第一入口端和朝向所述筒体(1)的出口的第一出口端,从所述第一入口端到第一出口端,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的轮廓渐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包括第二湍流发生器(4),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包括朝向所述筒体(1)的入口的第二入口端和朝向所述筒体(1)的出口的第二出口端,从所述第二入口端到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轮廓渐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形成为第一锥台,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形成为第二锥台,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沿所述筒体(1)的轴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均为多个并沿所述轴向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一湍流发生器(3)和所述第二湍流发生器(4)形成湍流发生单元(5),每个所述湍流发生单元(5)的第一湍流发生器(3)的第一出口端和第二湍流发生器(4)的第二入口端相抵,且每个所述湍流发生单元(5)的入口端设置有挡风件(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进风口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进风口的中心进入的热空气朝向所述筒体(1)的边缘导向的导流件(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件(6)为直径为D1的圆形板,所述导流件(7)为从所述筒体(1)的入口到所述筒体(1)的出口渐扩并与所述筒体(1)同轴的圆锥,所述圆锥的锥底直径为d,所述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入口端的直径分别为D2和D3,所述筒体(1)的直径为D0,所述筒体(1)的进风口直径为D,其中:d=λD,0.45≤λ≤0.6;D2=ηD0,0.4≤η≤0.6;D3=μD2,0.65≤μ≤0.75;D1=δD3,0.75≤δ≤0.85,并且D1<D3<D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湍流发生装置(2)和所述导流件(7)通过支撑架(8)安装在所述筒体(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扬料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1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扳手
- 下一篇:带双填料的粉尘用金属密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