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43096.1 | 申请日: | 2013-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金一峰;徐玲;陈强;殷永明;李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53/00 | 分类号: | C08L53/00;C08L23/28;C08L23/12;C08L57/02;C08K13/02;C08K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刘宪池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振用 高分子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减振降噪性能的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代步、休闲工具,因此对于汽车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也越来越成为购买者关注的焦点,是衡量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而车内的振动和噪声,无疑是影响汽车驾驶和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
为了达到汽车减振降噪的要求,在汽车的生产制造中普遍使用减振性能优异、重量轻的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汽车的减振材料。例如传统中使用的橡胶减振材料,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易吸收高频振动等优点,加上橡胶和金属粘结技术的提高,金属和橡胶组合起来形成的橡胶衬套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悬架的支撑装置等汽车部件中,然而为了改善提高橡胶减振材料的衰减效率,往往需要在其中添加大量的炭黑、氧化硅等无机填料,或者是松香、石油树脂粘合剂,但随着汽车对于减振要求的不断提高,持续提高橡胶中无机填料的含量,将使得材料的成型加工性能难以满足要求而造成产品制造的困难,再加上橡胶材料耐热、耐候性差,往往不能适应汽车使用时的严酷环境。热固性聚氨酯发泡材料也是一种广为使用的汽车减振材料,但发泡材料的体积往往较大,需要浪费本就紧张的汽车空间,并且其在经过反复的碰撞后物性下降很大,直接导致减震性能大幅降低,加之热固性材料难以通过注塑、模压等成型 工艺成型,材料本身又不能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其也越来越难于应付汽车减振材料的要求。
热塑性弹性体是是一种具有良好柔韧性、在环境温度下能够显示出良好的类似橡胶弹性并具有满意的减振性能的新兴材料,例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但现有的热塑性弹性体减振材料也存在永久形变不足或温度依存性大等不足。
因此,研发一种具有优异及稳定的使用性能的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加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优异及稳定的使用性能的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
本发明中的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如下:以重量份计,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嵌段共聚物25-30份,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5-40份,氯化丁基橡胶20-25份,均聚丙烯树脂10-15份,且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氯化丁基橡胶和均聚丙烯树脂合计100份,无机填料10-20份,过氧化二枯基0.2-0.6,氢化石油树脂15-20份,石蜡油10-15份。
所述的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嵌段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含量为20-30%,且其数均分子量的范围在150000-200000之间。
所述的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聚苯乙烯的含量为50-60%,且其数均分子量的范围在150000-200000之间。
所述的氯化丁基橡胶的氯含量在1.5-2%。
所述的无机填料为氧化硅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且二者的重量比例为1:1。
所述的氢化石油树脂的软化点小于100℃。
作为优选的,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嵌段共聚物28份;
作为优选的,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7份;
作为优选的,氯化丁基橡胶22份;
作为优选的,均聚丙烯树脂13份;
作为优选的,无机填料16份;
作为优选的,过氧化二枯基0.4;
作为优选的,氢化石油树脂18份;
作为优选的,石蜡油12份。
本发明的优点即在于,合理地设计了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的配方,通过各个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影响,获得了具有优异及稳定的使用性能的汽车减振用高分子材料,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成形性能、减振性能和温度依存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依据表1所给出的各组分配比进行配料并烘干至100℃备用;
工序一:首先将聚苯乙烯-聚异丁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异丁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氯化丁基橡胶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无机填料配量的一半、氢化石油树脂、石蜡油配量的三分之一,然后在炼塑机中实施熔融混炼,混炼的温度为150℃,混炼的时间为3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力矩陀螺隔振装置
- 下一篇:导光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