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固件用冷作钢线材的无相变快速软化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2998.3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毛向阳;蔡璐;王章忠;赵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C21D1/32;C21D9/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116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固 冷作 线材 相变 快速 软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的中碳或中碳合金钢紧固件用线材经过冷拉拔变形后,在低于共析相变的温度下进行快速软化处理的工艺方法,特别涉及到变形量为5%~10%的中碳或中碳合金钢紧固件用线材的无相变快速软化处理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大多数采用热轧中碳或中碳合金钢,对于紧固件头部需要冷镦成型的产品,为防止冷镦时材料硬度高、塑性差造成开裂,同时,也为降低冷镦模具的磨损,所以,要求成型前的组织为球化体。利用变形导致位错密度增加有利于促进碳原子扩散的原理,可以降低球化退火的加热温度,缩短加热时间,实现快速软化的目的。
目前已见对变形量较大(10~30%)的中碳钢采用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780℃,随后空冷到700℃保温20~40min球化处理的工艺报道,也见对变形量较大的60钢采用700℃加热3~5h的球化处理工艺报道,然而这些工艺对变相量较大的中碳或中碳合金钢球化处理的温度仍然较高,保温时间较长。对于冷拉拔紧固件用线材,由于其变形量较小,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球化退火工艺,此工艺周期长,能耗大,不利于节能环保。同时,长时间加热容易造成紧固件钢表面的氧化、脱碳,如果后续机加工没有去除这些表面缺陷,紧固件的疲劳性能将会降低,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拉拔变形量较小(5~10%)的紧固件,采用较低温度、较短时间的快速无相变软化工艺代替传统球化退火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利用小变形冷拉拔增加位错缺陷促进碳原子扩散原理,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冷镦变形要求的线材无相变快速软化处理工艺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件用冷作钢线材的无相变快速软化处理工艺,对冷拉拔变形处理后变形量为5~10%的钢线材进行无相变快速软化处理,包括球化处理工序和冷却处理工序,在所述球化处理工序中,加热温度为650℃~700℃,加热保温时间为20min~60min。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量9.3%的钢线材,加热温度为650~700℃,加热时间为20~40min。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量7.8%的钢线材,加热温度为650~700℃,加热时间为30~50min。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量5.2%的钢线材,加热温度为650~700℃,加热时间为40~60min。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处理工序中,采用如下两种冷却方式之一:
(1)先冷却到500℃后再取到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2)直接出炉后空冷至室温。
进一步的,所述5~10%的钢线材进行冷拉拔处理时采用连续拉拔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5~10%的钢线材进行冷拉拔处理时,钢线材的总压缩量由改变拉丝模具的孔径来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球化处理工序中,所述加热保温时间由连续加热炉长度和钢线材经过加热炉的速率来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用冷作钢线材选用中碳或中碳合金钢线材。
进一步的,通过所述工艺得到的钢线材的球状珠光体等级为3~5级,硬度不大于160H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为后续冷镦变形提供变形抗力小的球状珠光体组织;与传统制备紧固件冷镦前球化退火相比,具有明显的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效果。试验表明,采用本发明的紧固件用小变形中碳或中碳合金钢线材的无相变快速软化处理工艺,根据变形量和相应退火工艺,所获得的球状珠光体等级和硬度,已经达到了传统球化退火的硬度要求,而且其球化温度显著降低、球化时间比传统球化退火时间缩短了约15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启窗下中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突发事故时打开车窗的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