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丙型肝炎包膜感染性假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1928.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刚 |
主分类号: | C12N7/04 | 分类号: | C12N7/04;C12R1/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炎 包膜 感染性 病毒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方法,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对丙型肝炎包膜感染性假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一些数据显示,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丙型肝炎包膜感染性假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选取适宜的HCV代表株,使其与包膜糖蛋白基因片段人工合成,其后插入包膜质粒;然后将上述质粒以最多零点五秒的时间,瞬间转染;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各株基因的表达定位;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分别与HCV病人混合血清;然后在上轻中获得HCV假病毒以及其体外感染病毒即可。
本发明中,上轻中获得的HCV假病毒必须经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留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功包装了HCV包膜感染性假病毒颗粒;假病毒具有较严格的细胞噬性,且感染性为分子依赖型,达到预期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对丙型肝炎包膜感染性假病毒颗粒的制备方法,选取适宜的HCV代表株,使其与包膜糖蛋白基因片段人工合成,其后插入包膜质粒;然后将上述质粒以最多零点五秒的时间,瞬间转染;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各株基因的表达定位;收集细胞并提取总蛋白,分别与HCV病人混合血清;然后在上轻中获得HCV假病毒以及其体外感染病毒即可,上轻中获得的HCV假病毒必须经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感染率超过百分之五十的留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刚,未经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19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超声波清洗的新型升降装置
- 下一篇:CDMA网便携综合通信平台